[实用新型]具双旋转盘的健身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27800.5 | 申请日: | 2007-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58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 发明(设计)人: | 蔡饶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饶兴 |
| 主分类号: | A63B22/14 | 分类号: | A63B22/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赵海生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健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健身器器材,尤指具双旋转盘的健身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由于有各种器物的辅助,造成人们运动或劳动四肢或身体的机会越来越少,身体的活动量也大不如前,运动量不足为现代人普遍存在的文明病,为此业界乃开发出多种的运动健身器以供繁忙的上班族可以随时找空档运动,然而该等运动健身器一般都是体积庞大而难以随身携带,所以只能在固定处所运动,如此使得运动机会也大幅受限。另一方面,也有业者开发出运动健身器上设有旋转盘,期望以旋转盘能让人员进行扭转运动,但旋转盘只有一个,而且面积也不会很宽,加上踩踏在同一旋转盘上,也容易造成身体的不平衡,终将造成摔倒或甩出而使人员受伤,如此不稳的运动模式,使得人们使用意愿降低。
因此,针对上述习知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双旋转盘的健身器,以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缺陷,达到达到稳固性更佳的功效。
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一种具双旋转盘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壳体;
二滚珠构件,包括二组片状滚珠固定件,之上固定有数滚珠,而壳体依滚珠滚动位置凹设有环状滚珠沟槽;
二旋转盘,分别为第一旋转盘及第二旋转盘,二旋转盘的底周面设有齿形,而二旋转盘底面依滚珠滚动位置,亦凹设有环状滚珠沟槽,二旋转盘以肩宽的距离分别组设于壳体表面,且旋转盘的环状滚珠沟槽罩设于滚珠构件的滚珠顶面;及,
一中介齿轮,该中介齿轮组装于壳体内的两旋转盘间,中介齿轮并与第一旋转盘齿形及第二旋转盘齿形相啮合。
其中,该壳体为用以降低重心的薄形壳体。
据此,两个与肩同宽的旋转盘使运动者可站得更稳,而两旋转盘藉中介齿轮可同步同方向旋转,使人员可以平稳作扭转运动。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一、先前技术仅有一小型的旋转盘,所以两脚同时踩踏于同一小型旋转盘,重心较不稳,扭转也较别扭而危险。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两个与肩同宽的旋转盘,并藉由中介齿轮啮合传动,而使两个旋转盘同步往同方向旋动,因为人员脚部分别踩在不同旋转盘,所以重心稳固,而因为两脚分别站在两个旋转盘同方向扭转,动作也较顺畅而不会有危险或摔倒的问题。
二、先前技术只有一旋转盘,所以当一脚往左前旋转时,另一脚事实上是往右后旋转,同样当一脚往右前旋转时,另一脚事实上是往左后旋转,因此会造成不平衡而摔倒。而本实用新型一脚踏一个旋转盘,且两个旋转盘系同步且同方向旋转,所以当一个旋转盘向右前旋转时,另一个旋转盘也是向右前旋转,旋转角度也完全相同,所以使得站在其上运动者得以重心稳固也不会摔倒。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一例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一例组合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一例实施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具双旋转盘的健身器,其包含有:
一壳体10,该壳体10为重心低的薄形壳体,重心低的薄形壳体得以稳固支撑各构件;
二滚珠构件20、30,系为二组片状滚珠固定件21、31之上固定有若干滚珠22、32而成,而壳体10依滚珠22、32滚动位置凹设有环状滚珠沟槽11;
二旋转盘40、50,分别为第一旋转盘40及第二旋转盘50,二旋转盘40、50的底周面设有齿形41、51,而二旋转盘40、50底面依滚珠22、32滚动位置,亦凹设有环状滚珠沟槽42、52,二旋转盘40、50分别组设于壳体10的与肩同宽位置,且旋转盘40、50的环状滚珠沟槽42、52恰得以罩设于滚珠22、32顶面;及,
一中介齿轮60,该中介齿轮60组于壳体10内的两旋转盘40、50间,中介齿轮60并与第一旋转盘40齿形41及第二旋转盘50齿形51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饶兴,未经蔡饶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78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漏电及防内部气爆电解槽
- 下一篇:一种散装货物车辆快速解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