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外墙保温装饰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7702.1 | 申请日: | 200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4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任照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照宇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100095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墙 保温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板材,具体为一种内外墙保温装饰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对万元产值能耗率的目标越来越高,如何推广和使用新型的节能技术与产品已成为一个关键性的环节,这在建筑领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节能型建筑中的保温技术与产品就成了整个系统中的重中之重。在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以及人们对高质量节能型建筑的要求下,很多传统的墙面保温装饰材料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如目前用于建筑墙面的装饰材料有内外墙铝塑复合板、内外墙陶瓷贴面砖、大理石、花岗石等。这些装饰材料美观大方,满足了人们的部分要求,但是这些传统饰面材料不能同步具有保温的功能,而且施工复杂,造价昂贵,维修困难,安全隐患较多。另外,大理石、花岗石、瓷砖自身较为厚重,安装后增加建筑物载荷,表面粘有污物后不易清洁等缺点。
现在有些企业已开发的保温装饰板主要有两类,一是多种材料平面式的复合板,在复合的过程中用到了大量的有机胶粘剂,属化学粘接法。由于有机化学胶粘剂都存在着不耐老化、寿命短的问题,尤其是使用在环境恶劣的外墙上时,一旦胶粘剂的性能失效,将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另一种是将多种板材机械式嵌入一种金属框中,然后在外墙上进行龙骨式安装,这种保温装饰板虽然安全系数较高,但制造成本也相对偏高,施工工艺复杂,由于有外框固定,墙面的整体装饰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保温装饰板的缺陷,提供一种轻质高强、保温隔热、美观耐用,性能价格比具有较强优势的内外墙保温装饰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外墙保温装饰板,为层状燕尾榫接立体结构,在保温隔热层的二面设有若干燕尾榫接凹槽或凹坑,在其表面和榫接凹槽或凹坑里涂有一层粘接砂浆,在粘接砂浆层外覆有涂层。
如上所述的内外墙保温装饰板,其中,在保温隔热层的背面也设有若干燕尾榫接凹槽或凹坑。
如上所述的内外墙保温装饰板,其中,所述的榫接凹槽或凹坑的底面面积大于表面开口面积。
如上所述的内外墙保温装饰板,其中,所述的榫接凹槽平行设置或交错布置。
如上所述的内外墙保温装饰板,其中,所述的保温隔热层为XPS挤塑聚苯板或硬质聚氨酯发泡板或EPS板或酚醛发泡板。
如上所述的内外墙保温装饰板,其中,所述的涂层为氟碳涂料或聚氨酯涂料或丙烯酸涂料。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燕尾榫接槽”的独特构想,确保整体安全稳定性。在现场施工的时候,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隔热层的背面也预留有“燕尾榫接槽”,用水泥粘接砂浆填满背面的“燕尾榫接槽”,然后再粘贴在墙面上。由于背面“燕尾榫接槽”的独特结构,比目前普通的平面粘贴更为牢固,每一条“榫接槽”等效于多个膨胀栓固定于墙面上,所以本实用新型产品省略了传统的明胀栓或暗胀栓的做法,一次性安装完毕,并且更加的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保温隔热层平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保温隔热层平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保温隔热层平面结构图。
图5为具体使用示意图。
图中,1.保温隔热层2.粘接砂浆3涂层4.燕尾榫接凹槽或凹坑5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内外墙保温装饰板为层状燕尾榫接立体结构,在保温隔热层1的二面设有若干燕尾榫接凹槽或凹坑4,其表面和燕尾榫接凹槽或凹坑里涂有一层粘接砂浆2,在粘接砂浆层2外覆有涂层3,同时,在保温隔热层1的背面也设有若干燕尾榫接凹槽或凹坑4。榫接凹槽或凹坑4的底面面积大于表面开口面积,其横断面呈梯形或类似于梯形结构。
保温隔热层1的选材可以为XPS挤塑聚苯板或硬质聚氨酯发泡板或EPS板或酚醛发泡板;粘接砂浆层2可以由其它高固体含量,能够填实“燕尾榫接槽”的粘接材料作替代层;涂层3为氟碳涂料或聚氨酯涂料或丙烯酸涂料。
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保温隔热层度的厚度为3-10cm,粘接砂浆的厚度为2-5mm,燕尾榫接槽的深度为2-10mm,上口宽度为2-20mm,下口宽度为6-40mm.
设置在保温隔热层上的燕尾榫接凹槽可以平行设置或交错设置,如图2、图3所示。另外,也可以采用各种形状的燕尾榫接凹坑结构,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照宇,未经任照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77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镜型多媒体播放装置
- 下一篇:铁路运输汽车专用车用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