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轴结构的止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7687.0 | 申请日: | 200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6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峰;吴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结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止动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转轴结构的止动装置。
背景技术
按人们使用两对象间为相对角度的掀合场合多有所见,以生活中最常见的门板而言,即为一例,而此种需具掀合,亦即由掀开或盖合而为可操作状态与非操作状态的物品,亦不乏其例,如可携式计算机、电子辞典及携带型影音播放装置…等,即为人们所熟知的电子产品。
这种可调整相对角度的装置,通常经由铰链所组成,当用于前述可携式计算机的场合,则习称这种装置为转轴或枢钮器,不论是转轴或枢钮器,均是为扭力或摩擦力原理的利用,基本上,是在两对象上,分别设有可互为干涉的干涉组件(engagement assembly),例如摩擦构件或凸轮构件,再由其间的相互干涉而为掀合的定位。
近年来,随着平面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或等离子电视...等,因具备有质轻、薄化及无辐射线等优点,故已逐渐取代传统笨重的映像管(CRT)监视器。具有转轴结构的支撑组件已成为平面显示器所不可或缺的附属品。
而一般转轴结构大都在一固定件,例如基座,及一活动件,例如平面显示器间设有一角度限制结构,使该平面显示器相对于基座具有在具一角度范围内调整的功能。事实上,在某些场合中,当基座点与平面显示器调整至所欲角度后,则希冀两者维持一固定不动状态,亦即需由一止动装置将两者形成上锁,而保持固定状态。唯目前的转轴结构只能提供角度限制,却无法提供前述的止动功能,实为相关业者亟待突破的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结构的止动装置,以期能克服公知的转轴结构无法提供止动装置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轴结构的止动装置,其包括:一固定件及一活动件,其两者接合后,以一枢轴枢接连接,使该活动件相对于固定件得以旋转;其中:
一卡掣组件,其将一旋转座固设于该活动件外侧边,并为该枢轴轴向穿越,该外侧面具有一卡合部,另将一滑动座邻接于该旋转座外侧,其亦供该枢轴穿越,并与之同步作动,其内侧面对应卡合部位置相对设置一扣接部,且两座体间的中空座室内置入一供枢轴穿越的弹性组件;当该滑动座外侧边受到一施压构件的侧向外力时,即朝向旋转座移动,并压缩该弹性组件,使其内侧面扣接部与旋转座的卡合部互为接合,而据以形成止动状态。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止动装置,其中该旋转座外侧面的卡合部排列成环形的多个卡合盘齿,而滑动座内侧面的扣接部对应该些卡合盘齿位置相对设置多个扣接盘齿,使两者得以互为啮合或分离。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止动装置,其中该旋转座内侧面周缘突设至少两卡榫,其嵌插于该活动件对应设置的榫槽内,以形成连动。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止动装置,其中该施压构件为一手柄,其顶端的凸轮枢接于该枢轴外侧端;由扳动该手柄底端的把片,使该凸轮的长、短边互换,即可对该滑动座产生或释放一侧向压力。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止动装置,其中该施压构件为一旋转式构件。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止动装置,其中该施压构件为一两段式扣接构件。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止动装置,其中该枢轴于活动件与固定件之间套接至少一扭簧,其两端分别抵住活动件与固定件。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止动装置,其中该扭簧套接于一套管,再为该枢轴所穿越。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止动装置,其中该固定件在一底板两侧各自垂直延伸一翼片,其相对设有一接孔,以供枢轴穿越;该活动件在一水平架板两端各自垂设一凸耳,各凸耳邻接一翼片,且对应接孔位置相对设置轴孔,以供枢轴穿越。
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可在转轴结构上增设一卡掣组件,由对其施压构件的操作,使该卡掣组件的滑动座由第一位置改变至第二位置,并与一固设于活动件侧边的旋转座,形成卡掣的止挡效果。如欲解除止动状态,仅需再度对该施压构件反向操作,使其由第二位置改变至第一位置,而产生解锁效果。此外,该固定件与活动件间另设有至少一弹力支撑组件,例如扭簧,使其得以支撑被支撑物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止动装置用于转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沿着线A-A所截取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止动装置处于解锁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沿着线B-B所截取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7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跨越铁塔电梯
- 下一篇:暗扣式屋面板滑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