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鼓风冷却塔用瀑布雨滴式喷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6416.3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3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前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前孝 |
主分类号: | F28F25/06 | 分类号: | F28F25/0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4231***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鼓风 冷却塔 瀑布 雨滴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锌、铜等湿法冶炼用的溶液冷却喷嘴,具体的说是一种鼓风冷却塔用瀑布雨滴式喷嘴。
背景技术
目前,鼓风式冷却塔用喷头为传统针孔式喷头,喷嘴上密布有小孔,液体自小孔流出,其存在易结晶、易阻塞、不易清理、检修周期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鼓风冷却塔用瀑布雨滴式喷嘴,以解决现有鼓风式冷却塔用喷头存在的易结晶、易阻塞、不易清理、检修频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设在上盖板正中,上盖板通过支杆与底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利用液体自带动力和液体自重,在喷嘴处形成瀑布状液流,液流相互交叉碰撞,在冷却风的作用下形成液滴,形成的液滴均匀,不易堵塞,易于清理;液滴自上流下,冷却风自下而上吹入,带走大量热量,其喷淋效果好,降温效果明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板孔洞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板孔洞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板孔洞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板孔洞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鼓风冷却塔用瀑布雨滴式喷嘴,包括进液管5,进液管5设在上盖板2的正中,上盖板2通过支杆3与底板4相连。
上盖板2和底板4的对应位置设有支杆孔6,支杆3通过螺母1固定在支杆孔6中,支杆为3~12个;底板为1-5个。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底板为1个。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底板为2个,位于进液管5下方的底板4上开有底板进液孔9,供液流流入位于其下方的底板4上。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底板4的边沿呈锯齿状突起。
本实用新型中底板4中心呈圆锥形凸起7,凸起7顶部位于进液管5的正下方。
图5-图8示出了底板凸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凸起7的侧面开有孔洞8。孔洞8数量为1-1000个。
图5所示的底板孔洞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孔洞8的形状呈“月牙”形。
图6所示的底板孔洞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孔洞8的形状呈“长方”形。
图7所示的底板孔洞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孔洞8的形状呈“三角”形。
图8所示的底板孔洞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孔洞8的形状呈“圆环”形。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利用进液管中的液体自带动力和液体自重,顺圆锥形凸起的顶部流下,在底板外圆四周形成瀑布状液流,液流相互交叉碰撞,在冷却风的作用下形成液滴,形成的液滴均匀,不易堵塞,易于清理;液滴自上流下,冷却风自下而上吹入,带走大量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前孝,未经张前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6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架空中压煤气管道多级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示屏的外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