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6381.3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8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黄翔;徐方成;文力;汪超;靳贵铭;毛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3/06 | 分类号: | F24F3/06;F24F13/3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 冷却 机械 制冷 复合 空调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制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调机组,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作为调节建筑物室内环境和空气品质的有效手段,空调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作用。对全年运行的集中式空调系统来说,机械制冷运行费用高,能耗大,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电能消耗的费用、设备损坏更新等费用持续上升,导致使用成本逐年递增、居高不下。再者机械制冷所使用的制冷剂CFCs及HCFC工质,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以及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蒸发冷却技术由于不使用CFCs而采用水作为制冷剂,属纯天然冷媒,用它来代替压缩制冷系统会避免CFCs的使用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大气环境无污染。另外,蒸发冷却技术的能耗低、初投资少,且采用全新风,空气品质良好,因此成为现代空调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如果将蒸发冷却技术与传统机械制冷相结合,实现在高温炎热季节利用蒸发冷却技术对新风进行预冷,后再经机械制冷冷却处理;而大量过渡季节单独使用蒸发冷却来达到调节空气的目的,可以充分发挥蒸发冷却和机械制冷各自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在高温炎热季节利用蒸发冷却技术对新风进行预冷,再经机械制冷冷却;而大量过渡季节单独使用蒸发冷却来达到调节空气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按进风方向包括依次设置的机组新风段、机组过滤器、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机组回风段、机械制冷表冷器、直接蒸发冷却器和机组风机,机械制冷表冷器通过管道分别与机械制冷蒸发器和蒸发式冷凝器的出口相连接。
机械制冷表冷器上设置有可调节旁通风阀。
与传统的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和机械制冷冷水机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组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一级间接蒸发表冷器预冷与机械制冷表冷器、直接蒸发冷却器相结合,组成三级空调机组,且机械制冷系统的冷凝器选用蒸发式冷凝器。“一机两用”,一方面在夏季最热月开启机械制冷时作为蒸发式冷凝器;对制冷剂起到冷凝散热作用。另一方面,在机械制冷机不开启的过渡季节里,作为冷却塔用,与表冷器组合成冷却塔供冷型间接蒸发冷却器,进行“免费供冷”。为了提高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在空气入口处设置蒸发冷却填料,既对空气进行预冷又起到了过滤作用,将入口的空气中灰尘、污物进行过滤,保证了底部水槽中通往表冷器水质较为洁净。
2)机械制冷表冷器“一器两用”,夏季炎热季节通机械制冷制取的低温冷水,过渡季节机械制冷机组不开启,通冷却塔制取的高温冷水。
3)可同时提供三级蒸发冷却空调送风或一级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的空调送风(温降达15~20℃),并可产生15~20℃冷媒水。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组新风段,2.机组过滤器,3.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4.机组回风段,5.机械制冷表冷器,6.直接蒸发冷却器,7.机组风机,8.机械制冷蒸发器,9.蒸发式冷凝器,10.可调节旁通风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空调机组以一级间接蒸发冷却器、机械制冷表冷器为核心,将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与小型机械制冷系统有机地复合在一起,将管式间接蒸发表冷器预冷与机械制冷表冷器、直接蒸发冷却器相结合组成的三级空调机组。其中机械制冷系统的冷凝器选用蒸发式冷凝器。如附图所示,按进风方向包括依次设置的机组新风段1、机组过滤器2、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3、机组回风段4、机械制冷表冷器5、直接蒸发冷却器6和机组风机7。
机械制冷表冷器5经过三通阀门P1、P2的转换通过管道A、B及D、E分别与机械制冷蒸发器8和蒸发式冷凝器9的进出口相连接;当机械制冷表冷器5通过管道A、B与机械制冷蒸发器8连接时,调节三通阀门P3、P4关闭D、E管段,使蒸发式冷凝器的喷淋循环水通过管段C进行自循环喷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63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氮化物薄膜的无胺沉积
- 下一篇: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