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种子播种框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6193.0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9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军;马存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进军 |
主分类号: | A01C7/02 | 分类号: | A01C7/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田玉兰 |
地址: | 733300甘肃省民勤县东大***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子 播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业和园艺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种子播种的辅助器具种子播种框。
背景技术 在林木和园艺育苗生产中,种子播种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它对种子播种后的种子出苗率、幼苗存苗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林木和园艺种子属于中小粒种子,在苗圃播种育苗生产中多采用条播方式。在林木和园艺播种工艺方面,种子播种技术还比较落后,一是在种子播种过程中,播种所采用的辅助工具较少,多采用人工直接撒播,这种播种方式对种子的播种量不易掌握,种子播种后出现不均匀,往往浪费种子,直接增加了育苗生产成本。二是播种后种子覆盖的幅度范围(简称播幅)和播幅间隔距离(简称播距)不规则,种子发芽出苗后,幼苗没有在规定的苗床播种区域内,导致在田间管理中增加了间苗工序的作业量,作业效率不高,管理极为不方便。目前,在林木和园艺种子播种育苗生产中,除了用人工直接撒播外,还有种子播种机等机械化播种作业工具,但机械化播种作业工具成本较高,在小面积播种育苗和山区苗圃播种育苗生产中,不适宜使用机械化播种作业工具,限制了机械化播种作业工具在育苗生产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种子播种时,将种子准确地播种在苗床上的播幅区域内,使种子具有固定的播幅和播距,且在播幅区域内有效地控制种子播种量的种子播种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种子播种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体、框体间均布的隔板,其中隔板是由两个长条板组成的三角形斜面,在隔板的下方设有覆土压板,隔板、覆土压板的两端分别与框体两相对边连接。
为进一步实现播种框播距可调,所述构成隔板的两个长条板之间为轴连接,其中一个长条板的两侧边设有播幅调节杆,播幅调节杆插入框体两相对边开设的插槽中,各播幅调节杆的端部均从框体插槽中向外伸出,与播幅调节杆连杆相连。
所述覆土压板的一长边与隔板其中一个长条板底边轴连接,其另一长边开有插槽,隔板的另一个长条板底边轴连接一插板,插板插入覆土压板的插槽中。
所述框体边上除设置把手外,还设有可伸缩提手。
所述框体插槽的上边缘或下边缘标有长度标尺。
所述隔板的长条板底边处标有长度标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种子播种框,由于在框体内均匀设置三角形斜面隔板,在三角形斜面下方形成种子播种的隔离区域,便成为播距,当种子撒播下落时,种子落在斜面上后便滚入播种区域内,形成了种子播种的播幅,从而使种子准确地播种在苗床上的播幅区域内,并在播幅区域内有效地控制种子播种量,使用方便,不仅节约了种子,而且提高了播种效率和播种质量;由于在三角形斜面隔板的下方设置了覆土压板,方便种子覆土后镇压工序的操作,节省了劳动时间。由于设置了隔板调节机构,可根据种子播种的需要,调整种子播幅和播距的大小,拓展了种子播种框的使用范围。在框体上增设可伸缩提手,便于提携播种框,减少了使用者弯腰劳动强度,提高了播种育苗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种子播种框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隔板与框体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隔板与覆土压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种子播种框实施例中,该播种框主要由框体、隔板两大部分组成,框体是由长边1、宽边2组成的长方形,框体宽度与苗床的宽度相同,框体内均布隔板,隔板的两端与框体两长边1连接。为减少使用者在播种操作过程中弯腰提携和移动播种框,框体长边1上除设置把手12外,还设有框体提手14,框体提手连杆13采用套管方式连接,具有伸缩功能。该种子播种框可通过有一定硬度的材质如木材、塑料、铁皮、铝材等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进军,未经李进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6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