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紧凑型荧光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6126.9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6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宝华 |
主分类号: | H01J61/00 | 分类号: | H01J61/00;H01R33/08;F21V21/00;H05B4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崇义 |
地址: | 710061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体 紧凑型 荧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荧光灯,特别涉及一种方便更换荧光灯管的分体紧凑型荧光灯。
背景技术
紧凑型荧光灯又叫节能灯,由于它具有光效高,节能效果明显,寿命长,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点,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目前,市场上的紧凑型荧光灯均是荧光灯管与带电子镇流器的灯座连接固定为一体式的,当荧光灯管损坏时,不能进行更换,而是将整个节能灯废弃,国际标准电子镇流器的设计寿命达4万小时以上,目前国内的紧凑型荧光灯生产厂家标称寿命6000-8000小时,它往往反映的是荧光灯管的使用寿命,而电子镇流器的使用寿命比荧光灯管使用寿命高5倍;而电子镇流器和荧光灯管生产成本约为6:4,一般灯管损坏,使完好的阻燃外壳及电子镇流器成了电子垃圾,不仅极大的浪费原材料,还会污染环境,又由于电子镇流器成本高,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紧凑型荧光灯,以解决使其方便更换荧光灯管,降低成本,节约原材料及有利环保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分体紧凑型荧光灯,包括灯头和灯座,所述灯头包括灯管1和灯管座5,灯座内设置有电子镇流器8,灯管座5设置有与灯管钨丝相连的铜导柱2;灯座上端设有插簧座板6,插簧座板6上固定有插簧4,插簧4通过导线与灯座内电子镇流器的电路板连接,灯管座5与灯座之间通过滑道、卡槽或螺纹形式固定连接,插簧座板6上的插簧4与灯管座5上的铜导柱2相对应。
所述铜导柱2通过弹簧卡圈3固定在灯管座5上;所述插簧座板6与插簧4采用螺钉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荧光灯管与灯座的分体结构,方便荧光灯管的更换,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具经济性。
2、本实用新型的灯座重复使用,减少了灯座及其内电子镇流器的废弃率,有利环境保护。
3、本实用新型应用保持了原产品的体积紧凑的优点,甚至可以将尺寸进一步缩小。
4、本实用新型生产工艺和维修使用更加方便。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簧座板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簧座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簧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簧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灯座外壳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灯座外壳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灯管座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灯管座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灯管座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灯管; 2-铜导柱; 3-弹簧卡圈;
4-插簧; 5-灯管座; 6-插簧座板;
7-灯座外壳; 8-电子镇流器; 9-灯挂口;
11-导线孔; 12-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灯头由灯管1、灯管座5、铜导柱2和弹簧卡圈3组成;灯座由灯座外壳7、插簧4、插簧座板6、螺钉、电子镇流器8、电路板和灯挂口9组成。灯管座5设置有与灯管钨丝相连的采用弹簧卡圈3固定的铜导柱2;灯座上端设有插簧座板6,插簧座板6上用螺钉固定有4个插簧4,插簧4通过导线与灯座内电子镇流器的电路板连接,灯管座5上突起的卡块与灯座外壳7内部的卡槽之间通过滑道旋转固定,插簧座板6上的插簧4分别对应灯管座上的铜导柱2。
如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插簧座板6结构示意图,插簧座板上有导线孔11和螺钉孔12,导线孔11是为了将镇流器电路的导线引出而设置的,螺钉孔12是为了使用螺钉将插簧4固定在插簧座板6上设置的。如图4、5所示为插簧2的结构。
如图6、7所示为灯座外壳的结构,外壳边沿有卡口和灯管座5上突起的卡块对应,将卡块插入卡口,灯座外壳上有上箭头标示和灯管座上的下箭头标示对齐,沿逆时针旋转,直到旋转到下箭头标示对应到灯座外壳的竖线截至,这时灯管座的的铜导柱2正好旋进插簧4。
如图8、9和10所示为灯管座5的结构示意图,灯管座上层有提供灯管两端插入的两个圆孔,灯管座下层安装4根铜导柱2,4根铜导柱2分别和灯管钨丝焊接,铜导柱2通过弹簧卡圈3固定在灯管座下层。灯头和灯座之间采用滑道、卡槽方式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宝华,未经孙宝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61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解电容器导针弧形压平模具
- 下一篇:短时间业务配置表更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