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小卡导引功能的卡片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5965.9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9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赖耀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文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小卡 导引 功能 卡片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电子卡的连接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小卡导引功能的卡片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卡片连接器中,以适用于E卡(EXPRESS CARD)的连接器而言,为了符合E卡的大卡、小卡两种卡片规格,E卡连接器的内部空间即形成L形。而大卡即呈L形,小卡则呈长方形。
在插入大卡时,由于连接器本身的形状与大卡形状相符,因此卡片不会有插入位置错位或插错的问题。然而,在插入小卡时,由于E卡连接器的开口宽度大于小卡宽度,因此使用者在插入小卡时,容易对不准小卡的插入位置,也因此E卡连接器在内部还设有一斜导板,可在小卡插入的过程中将小卡导引至正确位置,而该斜导板在大卡插入时,系位于大卡较宽部位的下方,并不会对大卡干涉而造成无法插入的问题。
然而,前述现有的E卡连接器,由于前段较宽的部位属于开放状态,因此,虽然有该斜导板的设置,仍会使得小卡在插入时,让使用者感到卡片头端被斜向导引,而有插入歪斜的错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发明人提出了台湾第M308538号专利,该专利揭露出可用来导引小卡的导引片,而该种技术也确实的达成了小卡插入时的导引效果。但在实际制造时发现,该种结构可更为简化,为此,本专利发明人于是提出结构更为精简且具有导引功能的卡片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小卡导引功能的卡片连接器,其具有导引小卡的功能,使小卡在插入时能更为有效的对正插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小卡导引功能的卡片连接器,其结构更为简化。
缘是,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小卡导引功能的卡片连接器,包含有:一壳体,前端具有一插入口,该壳体内部于一侧具有一第一侧壁,并于该第一侧壁的对侧具有一第二侧壁以及一第三侧壁,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间定义出位于后段的一较窄空间,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三侧壁间定义出位于前段的一较宽空间;一连接座,设于该壳体内的后段,该连接座具有数个端子;一斜导缘,设于该较宽空间内且位于该第二侧壁与该第三侧壁之间;该壳体的顶部具有一导引片,该导引片系由该壳体向后向下且向该第一侧壁斜向延伸预定长度的一前导段,再向后向上延伸预定长度的一限位段,该限位段的最高点连接于该壳体顶部,该导引片系位于该较宽空间上方,该限位段与该第二侧壁的壁面平行。藉此,具有可导引小卡且结构更为简化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显示底视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前视图,显示导引片位于上壳体的形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局部剖视图,显示导引片位于上壳体的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图,显示大卡插入的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图,显示小卡刚插入的状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图,显示小卡前缘作用于斜导缘的状态。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显示小卡完全插入的状态。
图10是图9的剖视示意图,显示导引片作用于小卡的阶部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特点所在,兹举以下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其中: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小卡导引功能的卡片连接器10,主要由一壳体11、一连接座21以及一斜导缘31所组成,其中:
该壳体11,前端具有一插入口12,该壳体11内部于一侧具有一第一侧壁13,并于该第一侧壁13的对侧具有一第二侧壁14以及一第三侧壁15,该第一侧壁13与该第二侧壁14间定义出位于后段的一较窄空间16,该第一侧壁13与该第三侧壁15间定义出位于前段的一较宽空间17。
该连接座21,设于该壳体11内的后段,该连接座21具有数个端子22。
该斜导缘31,形成于一斜导板32上,该斜导板32位于该较宽空间17内,且该斜导缘31介于该第二侧壁14与该第三侧壁15之间。
本案的特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9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讯网络综合管理单元装置
- 下一篇:通用电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