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床检验用的采血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5853.3 | 申请日: | 200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33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花;王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花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检验 血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用于采血的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医疗部门均采用注射器采血,这种注射器多是玻璃的或一次性使用的塑料注射器,采血后仍须注入事先已准备好的试管内。这种采血方式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采完血后再将血液注入到试管内,容易引起交叉污染;二是用注射器直接把血液注入试管内,易发生溶血现象:三是医护人员操作麻烦,给操作的灵活、速度、准确带来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这种真空采血管是将注射器的采、注两道程序“合二为一”,这种采血器虽然无交叉感染及污染隐患,但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不便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采血、注血合而为一的采血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存在交叉感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采血管包括针筒、试管、试管塞、针座、外针头、内针头,所述针筒前端为针座,所述针座上装有相通的外针头、内针头,所述针筒后端为手柄,所述试管一端为封闭,开口端设有一试管塞,所述试管内在使用前为负压,所述试管可以在针筒内滑动,为保证试管在针筒内滑动的位置,在针筒前端设有一止动环,当试管在针筒内向前推进时,试管塞碰到止动环时,正好内针头穿透试管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试管既是盛血管,又成了普通注射器的活塞杆,一次完成采血、注血两个过程,防止了交叉感染和操作过程中对血样的污染,同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使用前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剖视图
图中:1、针筒 2、试管 3、试管塞 4、针座 5、外针头 6、内针头 7、止动环 8、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采血管包括针筒1、试管2、试管塞3、针座4、外针头5、内针头6,针筒1前端为针座4,针座4上装有相通的外针头5、内针头6,针筒1后端为手柄8,试管2一端为封闭,开口端设有一试管塞3,试管2内在使用前为负压,试管2可以在针筒1内滑动,为保证试管2在针筒1内滑动的位置,在针筒1前端设有一止动环7,当试管2在针筒1内向前推进时,试管塞3碰到止动环7时,正好内针头6穿透试管塞3。
使用时,试管2内为负压,手持针筒1将外针头5刺入肌肤血管中,然后用手指捏住手柄8,用大拇指推动试管2,当试管塞3碰到止动环7时,此时,内针头6正好穿透试管塞3,在试管3内负压的作用下,血液即流入试管内,待取血样结束后,即可抽出试管待检。
试管既是盛血管,又成了普通注射器的活塞杆,一次完成采血、注血两个过程,防止了交叉感染和操作过程中对血样的污染,同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花,未经王新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8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排放的多缸柴油机
- 下一篇:免拆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