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粘黏昆虫的胶辊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25821.3 | 申请日: | 2007-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9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尔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尔川 |
| 主分类号: | A01M1/16 | 分类号: | A01M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805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昆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粘黏昆虫的胶辊,适用于放置在某处用于粘黏昆虫,特别适于粘黏苍蝇。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捕捉昆虫的产品有很多,其中,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技术产品是粘蝇胶纸,粘蝇胶纸结构是一张纸上均匀布有一层胶,纸张对折,使用时,用户把粘蝇胶纸取出,将对折的纸扯开,平放在桌面或物品上,当昆虫落置在纸上后,将纸丢弃,再继续换一张使用。这种产品存在问题如下:1、粘蝇胶纸的胶有毒,当小孩或人碰到时,不安全,且胶比较粘,容易粘黏到身上,不易处理;2、对折的粘蝇胶纸因是胶与胶相粘,不容易扯开,使用不方便,且扯开容易使胶不均匀;用力过猛,容易扯破粘蝇胶纸;3、粘蝇胶纸每次粘到蚊蝇,即要整块丢弃,从新换置一张新纸;4、放置在桌上与物品上的粘蝇胶纸容易被小孩碰到或被风吹掉,粘贴到其他物件上而不能使用;5、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用于粘黏昆虫的胶辊,其具有无毒安全、使用方便、可连续使用经济,且能悬挂在任何地方不易粘黏物品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粘黏昆虫的胶辊,其是,一种用于粘黏昆虫的胶辊,其特征是:它有滚芯1、粘黏昆虫的胶纸2、挂钩3、吊绳4,粘黏昆虫的胶纸2缠绕在滚芯1上,滚芯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挂钩3,两个吊钩3间穿有吊绳4。
粘黏昆虫的胶纸2由不粘胶纸5组成,不粘胶纸5的一面涂有粘蝇胶6。
其中,粘黏昆虫的不粘胶纸5上涂有的粘蝇胶6可以在不粘胶纸5的中部,不粘胶纸5的两端有1~8毫米的无胶边7。
不粘胶纸5的两端可以有2~5毫米的无胶边7;最佳的是3毫米或4毫米或5毫米的无胶边7。
粘黏昆虫的胶纸2缠绕在滚芯1上,其外部套有保护纸。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本实用新型选用的是“丰华”牌粘蝇胶(不干胶),粘度适中,适于粘黏虫蝇,粘黏到人或其他物品也容易分离,没有毒性,可以方便安全地放置在厨房和小孩玩耍的区域;2、由于本实用新型选用的是胶辊式结构,一面是胶一面是不粘胶的纸,胶与不粘胶的纸接触,且胶均匀分布在不粘胶的纸内,离纸边有一小段距离,确保了使用方便,便于扯开,当有蚊蝇被粘上后,能方便的将带蚊蝇的那块撕掉,其他可以继续使用,克服了以前必须整块丢弃,更换新的,及胶与胶相粘,不容易扯开的问题;3、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辊能够方便地挂于花园、仓库、办公室走廊、食物储藏室、婴儿的房间,非常方便的捕捉昆虫;克服了已有粘蝇胶纸只能放在物品上,易被小孩碰到或被风吹掉,粘贴到其他物件上而不能使用的问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未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胶纸2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滚芯,2为胶纸,3为挂钩,4为吊绳,5为不粘胶纸,6为粘蝇胶,7为无胶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粘黏昆虫的胶辊,如图1、2所示,它有滚芯1、粘黏昆虫的胶纸2、挂钩3、吊绳4,粘黏昆虫的胶纸缠绕在滚芯1上,滚芯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挂钩3,两个吊钩3间穿有吊绳4;粘黏昆虫的胶纸2缠绕在滚芯1上,外部套有保护纸;
如图3所示,其中,粘黏昆虫的胶纸2一面是不粘胶纸5,不粘胶纸5的一面涂有粘蝇胶6;
粘黏昆虫的不粘胶纸5中部上涂有粘蝇胶6,不粘胶纸5的两端有1~8毫米的无胶边7,优选的是不粘胶纸5的两端有2~5毫米的无胶边7;最佳的是3毫米或4毫米或5毫米的无胶边7。
使用时,取出粘黏昆虫的胶辊,小心的把保护纸取下,将缠绕在滚芯1上的粘黏昆虫的胶纸扯开,不要接触有胶的一面,将底部对折一小边,将其挂在塑料钩上面;最好的是把这个产品垂直的挂下,放在飞虫经常出没的区域;如果在2到3天内没有捕捉到虫子,把这个产品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粘到昆虫后,方便的扯掉这一小块后可以继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尔川,未经林尔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8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