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舌针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5577.0 | 申请日: | 2007-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5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北原健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4B35/04 | 分类号: | D04B35/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锦华;黄启行 |
地址: | 日本和歌山***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舌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横机中使用的舌针。
背景技术
以往,在横机中,在针床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多个针槽,使收容于各针槽内的织针滑动位移,从而在与针床的一侧相对的齿口编织针织物。在织针的齿口侧前端形成有针钩。针钩在打开的状态下进入齿口时,向针钩内供给针织纱。在齿口接受针织纱的供给的针钩向针床侧退入时,引入针织纱而形成线圈。针钩进入齿口时,在针钩内已经形成有线圈的话,所形成的线圈从针钩内向针干侧移动。移动至针干侧的线圈,在针钩向针床侧退入时,从关闭的针钩脱圈而在齿口内脱离,从而成为旧线圈。由于通过在齿口内脱离的旧线圈的连续形成针织物。作为横机的织针,广泛使用由针舌开闭针钩的舌针。
图4表示舌针1的前端附近的简要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在图4(a)中从正面观察,在舌针1上用针舌3开闭前端的针钩2。针舌3,以支点4作为中心,在如用实线表示的关闭针钩2的状态和如用双点划线表示的最大限度地打开针钩2的状态之间进行摆动位移。关于收容有舌针1的针槽、形成有针槽的针床虽然省略图示,但针干5的底面沿着针槽的底部滑动,由此舌针1向附图的左右方向位移。在针干5中最大限度地打开的针舌3的前端附近,在底面侧设有下凹陷6(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4(b)表示从图4(a)的底面侧观察的舌针1。如图4(b)所示,在舌针1上,在针干5的侧面一侧设有侧面凹陷7,在底面和设有侧面凹陷7的侧面之间还设有单倾斜凹陷8。如图4(a)所示,在针干5的表面还设有阶梯部9。在阶梯部9的侧方,还设有用于移圈的叶片10。叶片10是前端为自由端的板簧,前端收容在侧面凹陷7内而关闭。
移圈在隔着齿口而相对的针床的织针之间进行。保持线圈的移圈侧的舌针1直到阶梯部9附近进入齿口时,保持在针钩2上的线圈,相对地从针钩2向阶梯部9的方向移动。针钩2即使被针舌3关闭,移动的线圈也从内侧打开针舌3,由此针舌3通过以支点4为中心的摆动位移打开至用双点划线表示的状态。线圈越过打开着的针舌3而移动至阶梯部9。叶片10,由于前端关闭,因而进入线圈的内侧。从相对的针床进入齿口的接圈侧的舌针1的针钩2的前端,被引导至单倾斜凹陷8而进入叶片10和针干5之间。移圈侧的舌针1从齿口后退时,线圈被接圈侧的舌针1的针钩2捕捉,捕捉线圈的接圈侧的舌针1的针钩2打开叶片10而脱出。被接圈侧的针钩2捕捉的线圈,在使移圈侧的舌针1进入针舌3的下侧并由针舌3关闭针钩2的同时脱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图4(c)表示从图4(a)的切断线C-C观察的下凹陷6的部分的截面形状。舌针1,由于以金属板的冲裁加工为基础进行制造,因而针干5的基本的截面形状呈矩形。下凹陷6,由于将针干5的底面侧均匀地消减而形成,因而虽然截面形状呈矩形,但周长减少。
图5表示设置下凹陷6的原因。之所以设置下凹陷6,是为了舌针1进入齿口11而形成基本的针织线圈时,使保持在针钩2上的线圈12打开针舌3而容易向针干5侧脱离。另外,在横机中,由于隔着齿口11相对的针床以齿口11侧上升的方式分别倾斜,因而以倾斜的姿势表示舌针1。舌针1向齿口11的斜上方进入时,保持在针钩2内的线圈12,打开针舌3的同时越过针舌3向针干5侧移动而退圈。在齿口11向针钩2供给针织纱时,舌针1从齿口11后退。移动至针干5侧的线圈12进入针舌3和针干5之间,由于关闭针舌3的同时越过针钩2而脱离的脱圈,相对于重新在针钩2内形成的新线圈成为旧线圈13。由此依次形成的旧线圈13,向齿口11的下方下垂而聚集,从而形成针织物1。
为了准确地进行线圈12的退圈和脱圈,需要在打开状态的针舌3的前端和针干5之间设置一定程度的高度差。如图5(a)所示,线圈12在载置于针舌3的前端的状态下,刚要退圈之前必要的线圈长度变得最大。该线圈长度决定可编织的最小限度的线圈尺寸。针钩2引入针织纱,即使减小形成线圈12时的引入量,使线圈长度较小,也不能使针舌3退圈,则不能形成针织物14。设置下凹陷6时,如图5(b)所示,能够减少针干5的周长,能够在退圈时减少包围针舌3和针干5的线圈长度。
另外,还公开有如下技术:为了使线圈12的退圈容易,在齿口11插入弯纱压板15等针织物推压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并且,还公开有如下技术:为了减少包含针舌3和针干5的退圈中所需的周长,在针舌3侧设置如用双点划线假想地表示的上凹陷16,使针舌3的前端如用双点划线所示地下降。例如,在专利文献2的图4至图10中表示的舌针中,确认了相当于上凹陷16的凹部。
专利文献1:实开平3-70286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DHCP服务器的检测方法与接入设备
- 下一篇:多功能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