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力型螺丝起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5363.3 | 申请日: | 200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8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庄惟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惟捷 |
主分类号: | B25B15/02 | 分类号: | B25B15/02;B25B23/143;B25B23/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力 螺丝起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螺丝起子,尤其是指一种扭力型螺丝起子。
背景技术
按螺丝起子是用于螺丝的锁固与拆卸,其是利用螺丝起子端部的驱动头嵌入螺丝的头部凹槽,进而利用螺丝起子的握把正、反转带动螺丝锁紧或松脱,以便用于各种器具的结合固定用。
而螺丝起子主要是由一预定长度尺寸的握把及一带有驱动头的驱动杆所组合而成,该驱动头一般分为一字型或十字型,以配合螺丝头部的一字型或十字型凹槽,以利于该螺丝的锁固或松脱。
事实上,传统螺丝起子的扭力是依使用者的施力大小来决定,因此,若以传统的螺丝起子用于光学器,例如监视器的镜头调整,由于其扭力值无法固定,以致在调整过程中,往往因扭力过大,而将镜片锁破,从而造成极大的损失。
而为避免使用者于使用螺丝起子旋转被锁合物,例如螺丝时,其所使用的力道超出螺丝所能承受的范围,进而造成螺丝的崩牙,目前已有利用弹簧与钢珠的传动结构用以限制扭力输出的螺丝起子,该起子使用时,若扭力过大,钢珠即会与弹簧分离,进而导致螺丝起子与其驱动头分离,以便让螺丝起子与驱动头形成空转,因而可控制螺丝起子只能输出一定量的扭力,以避免被锁合物的毁损。
而此利用弹簧与钢珠传动的螺丝起子,其虽可控制扭力在一定量的输出,然由于弹簧与钢珠在滑脱时为点接触,其容易造成组件变形与损害,因而其限制的扭力输出值相当不稳定。此外,其格于前述弹簧与钢珠的传动结构,而无法将螺丝起子尺寸有效地缩小,以致对精密仪器的锁固毫无用武之地,而亟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力型螺丝起子,以期能将套接式(径向摩擦式)转轴与螺丝起子相结合,使其扭力具有一定量的输出优点,且无公知弹簧与钢珠组件变形与损害的缺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扭力型螺丝起子,其包括:
一手柄,其顶部设有一握持段,底部轴向开具一尺寸略小于轴柱的轴孔,其为一阶形孔,且对应于突缘部形成一扣接部;
一驱动杆,其底部具有一驱动头,顶部轴向延伸一轴柱,其表面水平向开具至少一切沟,并径向突设一突缘部,与扣接部互为扣接,使该手柄与驱动杆不致轴向分离,且该轴孔内径向突设一摩擦段,其束紧该轴柱,以形成一定量的扭力输出而成。
所述的扭力型螺丝起子,其中该握持段由排列呈现环状复数个平行突肋所形成。
所述的扭力型螺丝起子,其中该轴柱轴向开具一与切沟相通的柱槽,其内容置润滑油。
所述的扭力型螺丝起子,其中该轴柱于各切沟周围设有一储油平面。
所述的扭力型螺丝起子,其中该轴柱的自由端及轴孔的开口端均设有一倒角。
所述的扭力型螺丝起子,其中该驱动头为一字型、十字型、几何造形的榫头,或内部嵌孔为几何造形的套筒。
所述的扭力型螺丝起子,其中该扭力输出为0.1kgf/cm至10kgf/cm之间。
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该螺丝起子是由轴柱与轴孔间的扣接作用,而不致轴向分离,另由两者间的摩擦面积,而决定一定量的扭力输出。此外,该轴柱轴向所开具的柱槽与切沟相通,可将容置其内的润滑油导出;且该轴柱于各切沟周围铣成一储油平面,可增加转动时滑顺感。另外,该驱动杆的驱动头可为一字型、十字型、几何造形的榫头,或内部嵌孔为几何造形的套筒,而扩大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扭力型螺丝起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沿着线A-A所截取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
如图1至图4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扭力型螺丝起子由一手柄1,及一驱动杆2所组合而成。
其中,该手柄1为一杆体,其上端具有一握持段11,例如由排列呈现环状复数个平行突肋所形成,以增加摩擦力,以利操作者手指的握持与旋动,事实上,该握持段11不以前述的突肋为限,其亦可以是公知的压花或凹陷的沟槽,唯此俱为公知技术,在此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惟捷,未经庄惟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3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嵌式触摸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寻址电调光反射率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