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热管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5316.9 | 申请日: | 200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3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阮庆源;张昆荣;林国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2 | 分类号: | F28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吴贵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热管改良结构,尤其是一种能更快速且均匀地将导热管中的热量发散出去的导热管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导热管的截面,大多设定为圆形或不规则的渐变形体,此现有的方式在实施后具有以下弊端:现有的导热管的圆形截面,当导热管内的热流循环时,该导热管中心部分的热流因无法接触到较外侧的导热管壁面,因而无法将热量散发出去,故即使导热管内的热流循环得很久,其导热管的散热效果也无法显示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优良的导热管改良结构。
为达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热管改良结构,其主要为一U型中空金属管,且所述U型中空金属管的截面为一近似于扁长状的外形,其内部设为中空状,其因为可利用热流在U型中空金属管内流动的时候,所述近似于扁长状的截面可因其与空气的接触面加大,使得所述U型中空金属管能更均匀地将热能发散出去,进而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式的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方式的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管改良结构主要为一U型中空金属管10,且所述U型中空金属管10的截面为一近似于扁长状的外形,其内部设为中空状,其因可利用热流在U型中空金属管10内流动的时候,该近似于扁长状的截面可因其与空气的接触面加大及虹吸现象而使热流的流动速度加快,使得所述U型中空金属管10能更均匀且快速地将热能发散出去。
请参照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管改良结构在实施时,除可直接在U型中空金属管10上套设散热鳍片20外,也可将多支U型中空金属管10与一散热鳍片组30结合,也可达到更优于一般金属管与鳍片搭配所产生的效果,其中,因为散热鳍片20及散热鳍片组30为了与U型中空金属管10互相配合,故散热鳍片20及散热鳍片组30上均设有与U型中空金属管10外形相同的贯孔21、31,供U型中空金属管10嵌入。
请参照图5所示,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管改良结构的U型中空金属管10截面为一扁长状的外形,但是,只要可达到相同功效,则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管改良结构的U型中空金属管10截面也可设为任一截面为扁长状的外形,且与一般鳍片40相配合即可达到更卓越的散热效果,其中,因为一般鳍片40为了与U型中空金属管10互相配合,故一般鳍片40上设有与U型中空金属管10外形相同的贯孔41,供U型中空金属管10嵌入。
请参照图6、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管改良结构U型中空金属管10a、10b外形根据使用环境、区域,也可将U型中空金属管10a、10b设为单一长条状的金属中空管并搭配散热鳍片20及一般鳍片40使用,也可达到与U型中空金属管10相同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丽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3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