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摄影镜头用的快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5305.0 | 申请日: | 200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51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峰;余东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9/08 | 分类号: | G03B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摄影 镜头 快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摄影镜头用的快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应用于一掌上型装置所配备的微型光学摄影模块的快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于行动电话、PDA等的掌上型装置中配备光学摄影模块的趋势已日益普遍,并且伴随着产品市场对掌上型装置功能要求更好及体积更小的市场需求下,令光学摄影模块已面临到更高画质与小型化的双重要求。目前掌上型装置所使用的光学摄影模块,其大致具有二种常见的型态,一种为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另一种为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
然而,光学摄影模块中会具有一快门模块,其用以解决影像曝光过程中的问题,而作动原理大致如后:具有配置在如CCD等前方的光路以进行开闭动作的一快门叶片,及利用一如电磁阀(或可称电磁促动器)借以控制快门叶片的产生开启或关闭的移动状态。当在摄影取景的待机状态下,电磁阀通电后,即产生一电磁作用力而控制快门叶片保持在开启的状态,即可令快门模块中具有曝光用的光通孔(路)开启,CCD开始电荷的蓄积并经过一预定的曝光时间后,并对电磁阀再进行通电后,进而再控制快门叶片将曝光用的光通孔关闭。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5-241874号、日本专利特开2006-47495号,及中国大陆专利公开号CN1503046A都有揭露出此种原理的快门模块。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快门模块中的快门叶片及电磁阀两者之间的设置方式,都采用相互平行的摆设方式,借以使电磁阀可带动快门叶片产生移动,却造成快门模块整体的体积,其需要足够的尺寸厚度才可加以应用,若光学摄影模块为了追求小型化的市场要求下,此类设计态样将无法有效达至整体的体积缩小化,进而限制光学摄影模块中其它元件的配置,从而影响光学摄影模块达至微型化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摄影镜头用的快门装置,以针对在有限的空间,能达至体积缩小化的目的,进而避免限制光学摄影模块中其它的元件的配置弹性,以有利于光学摄影模块达至微型化的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光学摄影镜头用的快门装置,包括:一支撑单元,定义其具有一轴线,及一与该轴线相交错的纵线,该支撑单元沿该轴线设有光通孔;一叶片,沿该纵线枢设于该支撑单元中,且可于一第一及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供开闭所述的光通孔;以及一电磁促动单元,其组设于该支撑单元,且沿所述的光通孔的轴线方向与该叶片连结,包含有线圈组件及磁性元件;其中,该线圈组件用以产生一电磁场和该磁性元件相互作用,使该磁性元件转动,进而推动该叶片于所述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转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效益:电磁促动单元提供推动叶片转动的效用,且整体中所具有的元件在配置与组装上极为简单容易,并不会增加制造上的困难度。同时,电磁促动单元和叶片间沿轴线方向的方式连结,进而能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以有效运用本实用新型的快门装置,从而可有利于本实用新型达至体积缩小化的目的,以避免限制光学摄影模块中其它的元件的配置弹性,进而有利于光学摄影模块达至微型化的发展。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叶片开启的作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叶片关闭的作动状态示意图。
1:支撑单元
10:基座
11:基部 111:第一光通孔
112:枢轴 113、116:凸柱
114:嵌合部 115:第一卡勾部
12a、12b:侧部 121:凹穴
122:定位柱
20:盖体
21:基板 211:第二光通孔
212:斜面部 213:第二卡勾部
22:侧板 221:第二轴孔
3:叶片
31:遮挡部 32:连结部
321:枢孔 322:开槽
4:电磁促动单元
40:线圈组件
50:磁芯件
60:磁性元件
70:转轴组
71:转轴 72:带动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微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汽油机曲轴箱体
- 下一篇:船舶内燃机的重油加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