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5095.5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36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余锦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锦雷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47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充分吸收热能的节能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锅具,主要可以分为火加热锅和电加热锅,这些锅主要包括锅身和锅盖,使用时都是在锅身的锅底下点火加热,或在锅底设置电加热盘实现通电加热。其中:在对火加热锅加热时,火苗包裹住锅底,对锅实现热传递和辐射,但火苗与锅底的接触面有限,大部分火苗暴露在外,其热量大量散失在空气中;同样,电加热锅的加热盘也只是与锅底单面接触,加热盘另一面传递出的热能被其他部件所吸收。
现有锅具的缺点是:热能利用率低,热散失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锅,能防止热散失,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节能锅,包括锅身,其关键在于:在锅体内固设有加热室,所述锅身外壁开有主仓口与所述加热室相通。
大部分热能被吸收进加热室,通过加热室的室壁向锅体内进行热传递,由于加热室伸入锅体内,加热室传递出的热能主要被锅体内的被加热物所吸收,防止了热散失,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
在所述锅身的锅底外壁上开有所述主仓口与所述加热室相通。
无论火加热还是电加热,将加热室的与锅底固接在一起,都能有效利用锅身的几何空间,提高锅体内的空间利用率。
所述加热室为一字形加热室。
采用电加热锅时,可以直接向一字形加热室内插装电加热盘,电加热盘直接向加热室的两侧壁传热;采用火加热时,可以向将火苗引入一字形加热室内,火苗舔舐一字形加热室的两侧壁,经两侧壁直接向锅体内的被加热物传热。
所述一字形加热室设置有引风道穿过所述锅身侧壁与外界相通。
采用火加热时,为利于火焰燃烧,需要气流提供氧气助燃,引风道为空气对流提供了条件,气流从主仓口进入,经引风道吹出。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观察火焰大小的窗口。也可以将主仓口与引风道出口完全相连,损失相对较少的热能,提供更多的氧气,也更易于用户观察火焰。
所述加热室内固定有电加热盘,该电加热盘连有导线从所述主仓口伸出。
所述加热室为环形加热室或圆柱形加热室,所述环形加热室或圆柱形加热室设置有引风道穿过所述锅身侧壁与外界相通。
当火焰是燃气灶采用的环形火时,加热室可以选用环形,当燃气灶提供一束火时,可以采用圆柱形加热室。
在所述锅身的侧壁上开有所述主仓口与所述加热室相通,所述加热室内固定有电加热盘,该电加热盘连有导线从所述主仓口伸出。
一种节能锅,包括锅身和锅盖,其关键在于:在所述锅盖上固设有加热室,该加热室位于所述锅身和锅盖所围合的锅体内,所述加热室内固定有电加热盘,该电加热盘连有导线从所述锅盖上端伸出。
采用锅盖上安装加热室,不影响锅身的结构,配合普通锅盖,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要。
一种节能锅,包括锅身,其关键在于:在所述锅身的下端面固设有加热室,该加热室开有主仓口与外界相通。
所述加热室的外壁涂覆有隔热层,所述加热室设置的外壁上开有引风道与外界相通。
将加热室设置在锅底下端面,保留锅体内的原有结构,易于炒菜的需要,隔热层可以防止加热室向外辐射热能,保证加热室向锅底进行充分的热传导。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在锅身或锅盖上设置加热室,利用加热室吸收、积蓄热能、传递热能,防止了热散失,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也降低了厨房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字形加热室加热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一字形加热室加热锅的俯视图;
图4是开有引风道的加热锅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电加热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锅身侧壁设置加热室的电加热锅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环形加热室加热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锅盖安装加热室的电加热锅结构示意图;
图9是锅底下端面设置加热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一种节能锅,主要包括锅身1,在锅体内固设有加热室2,所述锅身1外壁开有主仓口1a与所述加热室2相通。
大部分热能被吸收进加热室2,通过加热室2的室壁向锅体内进行热传递,由于加热室2伸入锅体内,加热室2传递出的热能主要被锅体内的被加热物所吸收,防止了热散失,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
在所述锅身1的锅底外壁上开有所述主仓口1a与所述加热室2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锦雷,未经余锦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5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握把套组
- 下一篇:一种户外防水LED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