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极变速联合收获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4844.2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41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郭道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道银 |
主分类号: | A01D41/02 | 分类号: | A01D41/02;A01D69/06;A01D57/26;B60B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志生 |
地址: | 402773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极 变速 联合 收获 | ||
1.一种无极变速联合收获机,包括有机架(20)、动力机(1)、脱粒器(2)、割刀(4)、行走轮(6)、拦穗器(5)、搅拢器(3),其特征是动力机(1)的传动轴上设有带传动轮的离心式离合器(21),离心式离合器(21)的传动轮与脱粒器(2)、行走轮(6)、拦穗器(5)、搅拢器(3)传动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变速联合收获机,其特征是前述的动力机(1)设置于机架(20)的后部,脱粒器(2)横向设置于机架后端上部,脱粒器(2)的前方下部设有圆筒形搅拢器(3),机架的前端两侧设有分穗器(8),分穗器之间设置割刀(4),拦穗器(5)设于机架(20)的前端上部,脱粒器(2)的传动轴两端分别设有传动轮(9、10),一端的传动轮(9)与动力机(1)上离心式离合器(21)的传动轮传动连接,搅拢器(3)的传动轴一端设有三个传动轮(12、13、14),该搅拢器(3)传动轴上的一个传动轮(14)与脱粒器(2)上另一端的传动轮(10)传动连接,另一个传动轮(13)与行走轮(6)轴上的传动轮(15)传动连接,第三个传动轮(12)与拦穗器(5)传动轴上的传动轮(19)传动连接,在第三个传动轮(12)上设有偏心轴(11),有一L形支杆(18),该支杆弯折部与机架(20)铰接,支杆一端铰接在割刀(4)的传动孔(16)上,支杆另一端与连杆(17)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传动轮(12)上的偏心轴(11)铰接。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变速联合收获机,其特征是前述的拦穗器(5)包括有传动轴(51)、支撑杆(52)、拦穗杆(53)、拦穗条(54)、控制条(55),支撑杆(52)固设于传动轴(51)上,支撑杆(52)的两端与拦穗杆(53)转动连接,拦穗杆(53)上固设有多个拦穗条(54),栏穗杆的一端有形折弯,该折弯与控制条(55)的两端铰接,该控制条中心设有滚珠环(56),滚珠环内设有与机架(20)固连的滚珠(57),传动轴(51)上有传动轮(19)。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变速联合收获机,其特征是前述的脱粒器(2)下部设有出料口(58),该出料口下方的机架(20)上倾钭设有接谷台(7)。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变速联合收获机,其特征是前述的搅拢器(3)的外圆面上设有归拢条(30),该归拢条从中间的归拢口分别向两端呈螺旋状设置。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变速联合收获机,其特征是前述的行走轮(6)由行走前轮(6a)和行走后轮(6b)构成,行走前轮(6a)的轮体(28)呈圆筒形,沿轮体外圆轴向设有多根行走条(22),行走前轮轴的两端经转动座(23)与机架(20)固连,行走后轮(6b)为光面圆筒形。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变速联合收获机,其特征是前述的行走轮(6)的行走前轮(6a)可采用并列的两只橡胶轮(24)。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变速联合收获机,其特征是前述的行走轮(6)可采用履带式行走轮,履带由橡胶带体(25)、带体两面多条经铆钉(27)相对铆合的履带条(26)构成,履带围绕机架下端的行走前轮(6a)、行走后轮(6b)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道银,未经郭道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48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