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空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4534.0 | 申请日: | 200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5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骆勇;车毕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4 | 分类号: | F02M3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60重庆市经***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 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空滤器。
背景技术
内燃机空滤器的目的在于向燃烧系统提供干净的空气以利于提高燃烧效率,它包括安装在一起的空滤器座和空滤器盖,在两者形成的腔室内设有过滤材料。为了便于安装空滤器座和空滤器盖,现有技术是在空滤器座上设有扣孔和挂杆,扣孔和挂杆位于空滤器座上相对的两边,挂杆与所在边平行,在空滤器盖上设有与扣孔对应的挂扣以及与挂杆对应的向上的挂槽,挂槽与所在边平行。安装时,先将空滤器座上的挂杆放入空滤器盖上的挂槽内,然后转动空滤器座或空滤器盖使其绕挂杆旋转让空滤器座上的扣孔与空滤器盖上的挂扣靠近,当靠近时,用力一压使得挂扣卡入扣孔,从而将空滤器盖牢固地安装在空滤器座上。按相反的步骤即可完成拆卸过程。上述扣孔和挂杆、以及挂扣和挂槽均直接通过注塑方式与空滤器座和空滤器盖一体成型。由于现有的扣孔生成于空滤器座外壁外部,从空滤器座整体来看,在其外壁上有一个明显的突出部分,不但影响空滤器整体造型,即空滤器该处也会形成一个突出部分,破坏其整体外形,还加大其外围尺寸,给安装带来影响。同时,这种结构的扣孔和挂扣配合会增大安装和拆卸时的用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形美观、安装方便的内燃机空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燃机空滤器,包括空滤器座和空滤器盖,空滤器座和空滤器盖一侧通过挂杆和挂槽连接,在其相对的另一侧两者通过扣孔和挂扣连接,所述挂扣设于空滤器座上,在空滤器盖上设有与挂扣对应的孔形成扣孔,挂扣外形与空滤器盖外形融为一体。
所述挂杆设于空滤器座上,挂槽设于空滤器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跟现有技术相同。但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空滤器盖上设有与挂扣对应的孔形成扣孔,挂扣外形与空滤器盖外形融为一体,故挂扣与扣孔结合后的外形与空滤器盖未开设扣孔的外形一致,即空滤器的整体外形不因为挂扣的存在而被破坏,不但外形美观,而且解决了原来的突出部分,使体积得以减小,更利于空滤器的安装。同时,改进后的空滤器在安装和拆卸的时候更方便、轻松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空滤器座结构示意图;
图3—图2A-A剖视图;
图4—空滤器盖结构示意图;
图5—图4B-B剖视图。
其中,1-空滤器座;2-空滤器盖;3-挂杆;4-挂槽;5-扣孔;6-挂扣;7-过滤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内燃机空滤器,包括空滤器座1和空滤器盖2,空滤器座1和空滤器盖2一侧通过挂杆3和挂槽4连接,在其相对的另一侧两者通过扣孔5和挂扣6连接,在两者形成的腔室内设有过滤材料7。以上为与现有技术相同得到部分。
本实用新型跟现有技术的区别点在于,现有技术的扣孔设于空滤器座上,而挂扣设于空滤器盖上,由于空滤器座的结构决定了扣孔只能在空滤器座外部增设一个突出部分而得到,由此破坏空滤器的整体外形。而本实用新型是将挂扣6设于空滤器座1上,扣孔5设于空滤器盖2上,扣孔5是在空滤器盖2上设有与挂扣6对应的孔而形成的,见图2、图3、图4和图5。同时,挂扣6外形与空滤器盖2外形融为一体,即挂扣6与扣孔5结合后的外形与空滤器盖未开设扣孔的外形一致,从而使得空滤器的整体外形不因为挂扣的存在而被破坏了,不但外形美观、体积减小、便于安装,而且安装和拆卸更方便、轻松和可靠。从图上也可以看出,所述挂杆3设于空滤器座1上与所在边平行,挂槽4设于空滤器盖2上与所在边平行并且朝上。当然也可以反过来,挂杆设于空滤器盖上,挂槽设于空滤器座上,只是此时挂槽方向朝下。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跟现有技术相同。先将挂杆3插入挂槽4内,然后把空滤器盖2绕挂杆3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使得挂扣6卡到扣孔5内,从而将空滤器盖2牢固的安装空滤器座1上。而拆卸的时候,只需用手将空滤器座1上的挂扣6往下按,挂扣6便很容易得从空滤器盖2上的扣孔5中脱落出来,再把空滤器盖2绕空滤器座1上的挂杆3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就可以轻易得将空滤器盖2取下。整个空滤器盖的安装、拆卸过程不需要任何工具,方便、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45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式排烟道自动止回风阀
- 下一篇: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