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镁合金熔体传输的双层加热浇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24172.5 | 申请日: | 2007-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36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 发明(设计)人: | 龙思远;查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硕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35/06 | 分类号: | B22D3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30重庆市沙坪坝区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镁合金 传输 双层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镁合金熔体传输的双层加热浇管,属于轻金属熔炼及其加工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我国汽车、摩托车及信息通讯、航空航天、手动工具等产业的迅速发展,镁合金的生产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95%左右的镁合金是以压铸件的形式进入应用领域的,提高镁合金熔铸设备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使用成本是镁合金应用的首要任务。
镁合金熔体传输管道(以下简称“浇管”)是镁合金熔铸过程中进行熔体传输的关键构件。现用镁合金浇管均采用外装加热元件的单筒管结构,如奥地利Rauch熔炉、德国的StrikoWestoffen、国内全部镁合金熔铸设备的管状熔体传输管道。为了防止镁合金熔体在输运过程中丧失温度而导致凝固堵塞管道,浇管通常需要均匀预热保温在一合适的温度范围;另外,由于熔体在流经浇管时会在浇管内壁残留和积累表面膜和残渣,需要定时清理以确保熔体通畅输运,此时只能让熔铸设备停止工作,将浇管整体拆下更换,再将其加热到工作温度,但为了延长浇管加热元件的服役寿命,只能用较低的升温速度经较长时间(2-3小时)预热浇管,此过程显著降低了设备的开工率。因此,优化浇管结构、减少浇管清理频繁程度和缩短浇管更换时间,是提高熔铸设备开工率,降低维护难度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镁合金熔体传输的双层加热浇管,降低浇管更换难度和缩短浇管重新启用所需的升温时间,提高熔铸设备开工率。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镁合金熔体传输的双层加热浇管,主要由内输料管、外加热管以及安装在外加热管外部的加热元件组成。
所述内输料管外径小于外加热管内径,内输料管同轴安装于外加热管内。
所述内输料管实现镁合金熔体的传输,外加热管实现内输料管的预热、保温和密封。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浇管相比,区别在于传统浇管是采用外面固定加热元件的单筒输料管结构,只能整体装卸;而本实用新型则是将传统单筒浇管的加热和熔体传输功能分离,分别由内输料管和外加热管承担,形成双层加热浇管。其优点主要在于:
1、由于加热元件不直接对内输料管加热,而是通过外加热管上的热量辐射到内输料管上,因此可以对内输料管进行高速预热,且在内输料管长度上可以均匀预热和保温;
2、双层加热浇管两端采用双层密封,改善了浇管接口的密封效果,减少了浇管接口泄露导致浇管工作时间缩短的概率;
3、当浇管需要拆卸清理时,可在外加热管保温的状态下装卸内输料管,消除了传统浇管整体更换所需的升温过程,在降低浇管能耗的同时,显著减少浇管更换导致的熔铸设备闲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加热浇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加热管,2-内输料管,3-加热元件
图2是重庆硕龙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压铸镁合金熔化浇注炉用双层加热浇管。
图中,1-外加热管,2-内输料管,3-加热元件,4-插销座;5-法兰圆盘1、6-法兰圆盘2、7-定位环,8-锥度连接件,9-出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一种用于镁合金熔体传输的双层加热浇管,主要由内输料管,外加热管以及安装在外加热管外部的加热元件组成。所述的内输料管外径小于外加热管内径,内输料管同轴安装于外加热管内,内输料管入镁口与上游熔铸设备出镁口连接,内输料管出镁口与下游熔铸设备相连。
在需要拆卸浇管清理时,只需抽出内输料管,然后插入备用内输料管,等新内输料管在外加热管内预热到许可的工作温度范围后,熔铸设备即可投入使用。由于内输料管为单一的金属管,可以在外加热管内迅速被加热而不影响其服役寿命,因此在大幅度降低装卸劳动强度的同时,显著缩短浇管更换导致的相关熔铸设备闲置时间。
应用实例:图2给出了重庆硕龙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压铸镁合金熔化浇注炉用双层加热浇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硕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硕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41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透水石砖
- 下一篇:带有定位的集装箱起吊底角锁孔吊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