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油机的启动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4043.6 | 申请日: | 200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19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程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4 | 分类号: | H02K1/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39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油机 启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机的启动电机。
背景技术
启动电机在小型通用汽油机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安装固定在汽油机的曲轴箱体上位于曲轴箱体之外。汽油机的启动电机包括外壳、后端盖和中端盖,外壳位于后端盖与中端盖之间,通过两只螺栓将三者连为一体。外壳内设置有定子铁芯和转子,如图3、图4所示,定子铁芯为与外壳联为一体的整体的铁芯体,其在外壳内形成以启动电机轴线对称的两电枢槽,以及与启动电机同轴线的转子腔,两电枢槽与转子腔相连通,在其中一电枢槽内设置有线圈引出线,并且将外壳、后端盖和中端盖连接的螺栓亦纵向穿过电枢槽从而占据了电枢槽中的一定空间,所述转子位于转子腔中。
由于通用汽油机上供启动电机安装的空间有限,故应尽量使启动电机的体积沿径向缩小,而启动电机的体积减小,将使启动电机内的两电枢槽空间减小,由于电枢槽中既有缠绕在定子铁芯上的线圈,又有两根线圈引出线和连接螺栓,电枢槽空间的减小将使线圈、线圈引出线及连接螺栓在电枢槽内十分拥挤,使连接螺栓从电枢槽中穿过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油机的启动电机,在与现有启动电机径向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其电枢槽空间较现有启动电机电枢槽空间大。
本实用新型所述汽油机的启动电机,包括外壳及位于外壳内与外壳联为一体的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在外壳内形成与启动电机同轴线的转子腔,定子铁芯为两块相互独立并以启动电机轴线对称的铁芯体,两定子铁芯与外壳之间形成以启动电机轴线对称的两电枢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启动电机由于其电枢槽是由定子铁芯与外壳形成,而非如现有启动电机全部由定子铁芯形成,从而使启动电机少掉了两段将两定子铁芯联为一体的铁芯体,而该两段铁芯体正是形成现有启动电机电枢槽的部分,故在启动电机径向尺寸相同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启动电机电枢槽的空间要大于现有启动电机电枢槽的空间,也使得具有该种结构的启动电机在电枢槽空间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其径向体积较现有启动电机小。同时,由于外壳与两定子铁芯联为一体,启动电机定子磁极之间可利用外壳导磁,而不会影响启动电机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油机的启动电机的局部结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现有汽油机的启动电机的局部结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汽油机的启动电机包括外壳1及位于外壳1内与外壳1联为一体的定子铁芯2,定子铁芯2在外壳1内形成与启动电机同轴线的转子腔7,转子腔7中有转子5,定子铁芯2为两块相互独立并以启动电机轴线对称的铁芯体,两定子铁芯2上缠绕有线圈4,两定子铁芯2与外壳1之间形成以启动电机轴线对称的两电枢槽6,其中一电枢槽6内设置有线圈引出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4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