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弯梁摩托车的面板安装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23934.X | 申请日: | 2007-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6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冉允红;周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J17/00 | 分类号: | B62J17/00;B62J23/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红 |
| 地址: | 400039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面板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摩托车的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弯梁摩托车的面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小型摩托车在城市的普及,消费者不仅对摩托车的外观、排量有所考虑,同时对摩托车的人性化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弯梁摩托车在面板下方设置挡风板的设计便是众多人性化设计中的一项,挡风板可使驾驶者的腿部免受风寒之苦。为使挡风板与面板配合紧密、牢固,整车外观更美观、大方,现有的面板安装结构如图6所示。图中,左右挡风板2合缝边缘各对称设置一挂钩孔1,挂钩孔1平行于合缝边缘。装配时,面板沿面板装配方向5与左右挡风板2扣合连接。由图1可以看出,该左右挡风板2的边缘为“八”字形的,挂钩孔1沿该边缘的方向设置,而装配时,面板沿左右挡风板2轴线5平行的装配方向P与该左右挡风板2扣合连接,挂钩沿装配方向从前向后呈“八”字形的插进挂钩孔1中,由此可以看出装配方向P与挂钩孔1方向不一致。要使挂钩3与挂钩孔1扣合,需要在挂钩进入挂钩孔后向前移动一定距离才能完全扣合。由于需移动一定距离,容易把挂钩折断,装配人员只有依靠主观经验把握这段距离,导致装配效率低。同时若需要将面板与左、右挡风板拆开,由于挂钩呈“八”字形的插在挂钩孔中,因此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弯梁摩托车的面板安装结构,结构简单,成型方便,且安装容易,克服了现有的安装结构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摩托车挡风装置,包括左右挡风板和面板,在所述的左、右挡风板的用于扣合的衬边上分别设置有挂钩孔,所述的面板上设有与挂钩孔位置相对应的挂钩,所述的挡风板和面板通过该挂钩孔及挂钩扣合连接,所述左、右挡风板的用于扣合的衬边上分别具有延伸出的凸出部,条形挂钩孔设于该凸出部上。
其中,左、右挡风板上分别设置的条形挂钩孔纵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弯梁摩托车的面板安装结构,将挂钩孔设置在左、右挡风板的衬边上的凸出部,并且左、右挡风板上分别设置的条形挂钩孔纵向平行,使条形挂钩孔的纵向与摩托车车身的纵向方向相同,由于采用了将挂钩和挂钩孔与装配方向相同的结构,装配时不易折断挂钩,安装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并且还可以方便地拆卸。
本结构相比传统结构,只需要在左、右挡风板的衬边上设置分别一个安排挂钩孔凸出部,因此改动不大,有成本低的优点。
为让本实用新型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挡风板总成示意图;
图2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左右挡风板与面板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5为左右挡风板与面板的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6为传统面板装配示意图。
图中,1为条形挂钩孔,2为左右挡风板,3为挂钩,4为面板,P为面板装配方向,5为左右挡风板轴线,6为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面板4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参见图2和图3,图中,面板4的安装支架两端对称设置一挂钩3,挂钩3的形状与挂钩孔1的腔体形状对应。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左右挡风板2如图1所示,图中,左右挡风板2的合缝边缘分别设置具有延伸处的凸出部6,挂钩孔1位于该凸出部上,挂钩孔为条形,用于与挂钩配合。条形挂钩孔的纵向与摩托车车身的纵向方向相同。两个挂钩孔分别对称设置在左右挡风板的合缝边缘,并且左、右挡风板上的条形挂钩孔纵向平行。
当然,挂钩3及挂钩孔1的位置、数量及腔体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的摩托车左右挡风板与面板安装方式设置,不限于本实施例的描述。
参见图4,安装面板4时,固定左右挡风板2的位置,将面板4沿面板装配方向5扣合连接至左、右挡风板2上,即将左、右挡风板与面板安装完毕(参见图5)。
本实用新型虽然是一种小型摩托车挡风装置,但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知道其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两轮车上。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9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