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尾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3637.5 | 申请日: | 200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9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代小军;周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3/00 | 分类号: | B62J2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红 |
地址: | 400039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 车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部件,尤其涉及摩托车尾架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尤其是小型太子车的车架在尾部大多很难处理,因为尾部都要求内外挡泥板有一定的形状,以及两者需要很小的合缝,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狭小的异形空间,因该空间还需要设置安置点以固定其它部件,车架管无法伸入进去,因此摩托车大多靠改变内挡泥板或外挡泥板的造型来适应车架的需求,或把车架管打凹、打扁成怪异的形状。这样的构型不仅限制了其它摩托车后部部件的安装,而且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发生较大震动时,车架容易遭到破坏,给骑车者带来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尾架结构,包括外挡泥板,内挡泥板和车架管,还包括尾板,该尾板为冲压件,尾板的前部沿着与上述车架管基本平行的方向以高于车架管的模式安装在车架管的外表面上,尾板的后部的上弧面的弧度与外挡泥板的内轮廓基本吻合,且上方与外挡泥板机械安装,尾板的后部的下弧面的弧度与内挡泥板的外轮廓基本吻合,且下方与内挡泥板机械安装。
上述尾板与摩托车的车架管、外挡泥板和内挡泥板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焊接、螺接、卡合或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固定方式。
上述尾板的前部沿着与车架管基本平行的方向上以高于车架管的模式安装在车架管的外表面上形成了上方和下方的梯形结构,这样有利于内挡泥板与车架管和尾板的固定,而且上方的梯形结构有利于摩托车尾部其它部件的固定、安装。
上述尾板的形状以及上述尾板安装时高于车架管的高度可依外挡泥板和内挡泥板的形状调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尾板的灵活性非常大,实用性强。而且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尾板在内挡泥板和外挡泥板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异形空间,有利于在上述异形空间内设置摩托车尾部的其它部件的安装点。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及其优点可以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技术的摩托车尾架的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尾架的主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的尾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尾板、未固定内档板和外档板的摩托车尾架的俯视结构图;
图5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尾板、内档板和外档板的摩托车尾架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是已有技术的摩托车尾架的主视结构图,外挡泥板1和内挡泥板2之间形成狭窄的异形空间3,内挡泥板2局部被加深的上下深度如图1中5所示,局部被打扁的车架管4通过螺栓6和支撑座7固定在内挡泥板2和外挡泥板1之间。
参照图2和图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尾架的主视图和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的尾板的结构示意图,尾板8为弧形的冲压件,尾板8的前部沿着与车架管4′基本平行的方向以高于车架管4′的模式安装在车架管4′的外表面上,尾板8的后部的上弧面的弧度与外挡泥板1′的内轮廓基本吻合,且上方与外挡泥板1′机械安装,尾板8的后部的下弧面的弧度与内挡泥板2′的外轮廓基本吻合,且下方与内挡泥板2′机械安装,尾板8与摩托车的车架管4′、外挡泥板1′和内挡泥板2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焊接、螺接、卡合或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固定方式。
上述尾板8沿着与车架管4′基本平行的方向以高于车架管4′的模式安装在车架管4′的外表面上形成了上方和下方的梯形结构,这样有利于内挡泥板2′与车架管4′和尾板8的固定,而且上方的梯形结构有利于摩托车尾部其它部件的固定、安装。同时,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尾板8在内挡泥板2′和外挡泥板1′之间形成了比已有技术中更大的异形空间3′,有利于在上述异形空间3′内设置摩托车尾部的其它部件的安装点。
参照图4,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尾板、未固定内档板和外档板的摩托车尾架的俯视结构图,整个摩托车的车尾架的后端呈现U型构型;参照图5,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尾板、内档板和外档板的摩托车尾架的俯视结构图,尾板8通过螺栓9、9′与内挡泥板2′和外挡泥板1’固定,较大的异形空间3′可以用来设置摩托车尾部结构的其它部件的安装点。
结合上述附图及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征,但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因此,凡在相同的发明思想下所作的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或变化,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6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屋顶型建筑一体化太阳集热器
- 下一篇:位置传感输出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