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新型活塞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3329.2 | 申请日: | 200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34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平 |
主分类号: | F02F5/00 | 分类号: | F02F5/00;F16J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宪池 |
地址: | 402472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新型 活塞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活塞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燃机活塞环的组合式新型气环。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较多的传统内燃机活塞环为每道环槽内只安装一个单环,活塞环的开口线性为直线,多道气环的开口相互错位安装,在压缩燃气的工作中,活塞环开口处始终存在线形的活塞环轴向漏气通道和径向漏气的通道,而且随着发动机工作时间的持续,其线形漏气通道会逐渐增大,导致密封性差,到一定极限后活塞环便不能使用;也有如中国专利ZL90108400.X所公开的组合环结构,组合环由上组成环和下组成环组成,开口线性为直线的上组成环的开口和下组成环的开口相互错开的安装在同一个活塞环槽内,上组成环重叠在下组成环上,这样的组合环虽然能在有效的挡住活塞环的轴向线形漏气,但不能有效的挡住垂直活塞轴方向的线形漏气;同时,由于在压力的作用下,活塞环在活塞槽中,在活塞的不停的往复运动下,活塞环会不断围绕活塞中心轴进行旋转,转到上组成环的开口和下组成环的开口相互重合,形成更严重的侧向线形漏气和垂直方向线形漏气;同时由于上、下组成环之间配合还有一定的缝隙,比在同一个活塞环槽内安装一个活塞环的漏气现象还要严重。又如中国专利ZL00104237.8所公开的新型摩托车、汽车活塞环的技术方案,此技术方案是在活塞环的开口处设计为斜面,在环于与环之间采用互贴式斜面配合,从而减少活塞环在垂直于活塞轴方向的线形漏气现象,但这种环不能有效的减少平行于活塞轴线方向的线形漏气通道,同时,由于活塞环的断口线性成斜线状,在装入活塞后与内燃机的缸体在配合运动中,势必会对内燃机的缸体造成刮伤。以上这些现有的技术方案都不能有效的解决活塞环线形漏气的现象,从而,造成内燃机的动力性能下降,能源浪费,使内燃机内部积碳增多,更重要的是未经燃烧的混合油气会排除缸外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的新型活塞环,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组合式活塞环在压缩燃气过程中的活塞环自身旋转后在开口处线形漏气通道的漏气现象,将原来的线形漏气现象变为点漏气现象,较大限度的减少活塞环的漏气通道,从而保证活塞环更稳定的密封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在压缩燃气过程中避免组合式活塞环在自身发生旋转后,上下环开口处形成线形漏气通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新型活塞环,包括具有弹性的上组成环和下组成环,上组成环重叠在下组成环上,装在同一个活塞环槽内,上组成环有开口、下组成环有开口,其中,上组成环的开口的线形和下组成环的开口的线形相互交叉时为点状交叉口。当上组成环和下组成环的开口相互交叉时,交叉的两条折斜折线相交、或折斜折线与直切开口的直线相交时或其他线形相交时,其交点永远是一个“点”,当这个“点”在环槽内部时就没有垂直漏气通道;只有当这个“点”在上、下组成环的外缘时才达到最大的垂直漏气通道;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档住垂直漏气通道。同时,由于上、下环端切口线的方式不同,进入垂直漏气通道的气其走向也不同,对活塞环产生的旋转推力将很快使上、下环分别向相反方向旋转从而自动将其垂直漏气通道密封,使点漏气也只处于瞬间状态;也可以采用上、下组成环的开口线形作成异型相互配合的形状,达到上、下组成环自身密封及上下环开口相交时最大形成点漏气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这样的组合式新型活塞环,可以在不改变原来的活塞及活塞槽结构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对原来的活塞环开口进行简单的变换组装,使活塞环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使原来的线形漏气通道改变为点状的漏气通道,有效的减少了漏气通道的大小,最终起到节省油耗、增加动力、提高压缩比、减少噪音、减少积碳和环境污染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上组成环1和下组成环2开口线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上组成环1和下组成环2开口相交情况一的立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情况下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平面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上组成环1和下组成环2开口相交情况一,在活塞环外缘时相交的立面示意图;
图6是图5情况下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平面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5情况下的活塞环开口受高压气作用力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下组成环加封口片的平面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下组成环2开口线平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平,未经陈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炬高杆灯
- 下一篇:大直径矿井提升机卷筒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