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耙出矿巷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3099.X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3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E21D19/00;E21D15/00 |
代理公司: | 鹰潭市博惠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红芳 |
地址: | 3354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耙出矿 巷道 | ||
技术领域:
本使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矿山采场电耙出矿巷道。
背景技术:
由于受溜矿井内矿石的冲击,采场出矿电耙道及采场溜矿井马头门的岩石极易被破坏,导致矿石掩埋电耙钢绳,影响出矿安全与效率,而维修电耙设施及溜矿井马头门的工程量较大且工序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耙出矿巷道,来取代破损的电耙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包括一个截面为U形的长条形骨架,所述骨架的两侧及顶部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框架,骨架的两端为进、出口,在骨架的两侧及顶部均覆盖有道木板,其中一侧面的道木板上还设有溜矿口。
本实用新型可大大减少电耙维修时间,减少维修次数,降低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采场的连续生产,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截面为U形的长条形骨架1,所述骨架1的两侧及顶部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框架,骨架1的两端为进、出口,在骨架1的两侧及顶部均覆盖有道木板2,其中一侧面的道木板2上还设有溜矿口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未经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0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