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夹盘自动码坯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2951.1 | 申请日: | 200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9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姚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明杰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65G57/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忠俊 |
地址: | 550005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夹盘 自动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砖生产工艺设备,具体是涉及在烧结砖干燥过程中实现自动化多层码坯中采用的技术装备-双夹盘自动码坯机组。
背景技术
在目前采用二次码烧工艺的中小型砖厂中,大都使用小型干燥车(方形,边长在1.1米左右)进行干燥,操作中采用的都是人工码坯,人工码坯由于劳动强度大,生产条件差,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赖工人的体质,这道工序已经成为生产率提高的瓶颈,中小砖厂都迫切需要实现机械化自动码坯,技术上,在中小型标砖厂中,砖机挤出泥条为单泥条,泥条挤出速度快,一般4~5秒一条,每条切出标砖约20~24块之间,而干燥车尺寸较小,在一个干燥车上实现自动码坯速度上无法满足产量,且编组部分过于复杂,无法满足使用,所以,到目前为止,国内在这种用小干燥车上实行砖坯干燥的码坯都是人工完成的,一条生产线要求6~8个人在码坯部分工作才能满足生产需要,机械码坯设备未能实现。在这方面也有一些专利申请件,专利申请号为98252303.3 名称《自动码坯机》公开了一种自动码坯机,主要由码坯大架,桥式滑车、运坯车、编组台、平行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和气动控制回路等构成。采用两侧主动轮独立驱动机构,在程控机控制下,使整个滑车部分在码坯大架的轨道上往复运行;整机操作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自动控制,夹坯装置采用气动元件控制,且可根据坯体强度不同相应调整气源压力,使设备结构简单,运行灵活可靠,码坯形式多样,适用于规模化一次码烧工艺生产空心砖码坯的需要;还有专利申请号为01259136.X,名称为《自动码坯机》专利也公开了一种自动码坯机,它是由机架部分、行走车、提升架、码坯夹、气动系统和PLC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行走车由一个电机带动,行走车两侧的齿轮齿条相互啮合,行走车设在机架的轨道上;提升架的升降采用滚子链,使其运动准确,避免打滑现象,同时利用四个导向柱,增加设备的稳定性;码坯夹部分有两排夹子,两排夹子之间设有气缸,通过驱赶的伸缩动作实现其间距变化;坯夹旋转部分采用气缸驱动牵拉实现,具有结构简单、转速可调,转动平稳的优点;据介绍整机操作使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使动作可靠、安全性强,而且码坯形式多样,该码坯机适用于一次码烧工艺和二次码烧工艺,是规模化制砖自动化生产线上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另外,有专利中请号为200420010261.3,名称为《粉煤灰砖生产、码坯装置》等的专利申请件出现,都是适合规模化制砖自动化的设备,价格高、要求生产条件也高,目前,对中小型生产线基本没有适合的设备可用,仍然以人工码坯为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中小型企业砖坯干燥过程都是人工完成码坯的这种情况,为了在小型干燥车上也能使用自动码坯技术,要求提供的自动码坯机组,能同时在两个小型干燥车上进行多层自动码坯,且步调一致,结构简单,满足生产过程速度要求,通过申请人的努力完成了这一工作。
本实用新型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这种双夹盘码坯机组是由刮坯部分7、分坯部分8、码坯部分9、气动系统及PLC电器控制系统组成;刮坯部分8由刮坯机架29、接坯台27、拉坯小车26、推板支架23、推板框架21、导套座19、圆柱导轨39、升降气缸16、推坯气缸18和推车气缸24组成,接坯台27用螺栓固定在型钢焊接成刮坯机架29上,两个拉坯小车26可在焊接于刮坯机架29内的二个轨道上移动,推车气缸24与它们连接,导套座19内装有直线轴承20,推板框架21及其上的二推板30与带动推板框架两个升降气缸16连接。
所述分坯部分8,由分坯机架42、活动小车35、分坯板38、圆柱导轨39、导轨套43、螺杆组40及分坯气缸36、小车移动气缸41等组成;分坯部分8有两组的分坯板38,一组的分坯板38通过其上的各导套43与二根平行圆柱导轨39连接,被固定在分坯机架上,另一组的分坯板38用同样的方法连接固定在活动小车35上,活动小车35与移动气缸41连接可以在分坯机架42内的轨道上行走,二组的分坯板38分别与二个分坯气缸36连接,可在各自的圆柱导轨39上滑动,各组的分坯板间安装有螺杆组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明杰,未经姚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29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轧穿孔棒坯的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竹料网格状板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