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加球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2771.3 | 申请日: | 200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1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兰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 |
代理公司: | 鹰潭市博惠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少华 |
地址: | 335424***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加球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球斗,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球磨机上的加球斗。
背景技术:
球磨机每天不停地运转,钢球在筒体内不停地做抛落运动,对矿石产生冲击和磨剥作用,与此同时,钢球自身也不断地被磨损,因此,球磨机内的钢球需要及时添补,以达到最佳的磨矿效率。现有的加球斗一直是依靠手柄的按压和提起,通过两对齿轮的相对啮合运动来控制排放口的开合。
这种加球斗存在诸多弊端:
1、斗容小。若斗容加大,当斗内加满钢球时,必然要加大手柄向下的力度才能打开排放口,这就需要延长手柄,却又受现场空间的限制,这就给加球工人的操作带来很大不便。
2、齿轮需要定期更换。满斗时,钢球和斗的自重全部受力在斗底,手柄上下往复运动,齿轮也往复地做相对啮合,齿轮面的磨损不断加剧,使用寿命逐渐减小,需要定期进行更换,这就给钳工带来了维修工作。
3、劳动强度大。由于整个斗壁受冲击不均匀,两对齿轮啮合面上的受力也必然不均匀,则齿轮的磨损情况也各不相同,于是影响了啮合效果。手柄的上下往复运动受阻,排放口不能开合自如,因而增大了加球工人的劳动强度。
4、安全系数低。当出现排放口闭合不严的情况时,若满球斗在空中运行,可能有漏球向下坠落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加球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包括一个斗体,斗体呈倒锥型,斗体的底端出口处设有承料板,承料板上设有升降杆,升降杆伸出斗体上端。斗体内设有两层支撑筋,支撑筋两两相错120度,在支撑筋的中央设有导向块,保证升降杆在坚直方向上下运动通畅,避免承料板载重后会左右偏移,在斗体外面还设有支承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可降底加球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支撑筋结构示意图
1、斗体 2、支撑筋 3、承料板 4、升降杆
5、导向块 6、支承环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斗体1,斗体1呈倒锥型,斗体1的底端出口处设有承料板3,承料板3上设有升降杆4,升降杆4伸出斗体1上端。斗体1内设有两层支撑筋2,支撑筋2两两相错120度,在支撑筋2的中央设有导向块5,保证升降杆4在坚直方向上下运动通畅,避免承料板3载重后会左右偏移,在斗体1外面还设有支承环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装料时用行车吊起升降杆4,使承料板3与斗体1底端紧密封合。再把钢球装在斗体1内。当行车至需加球的磨机料箱上方,加球斗上的支撑环架在给矿皮带与球磨机之间的下料箱上,放下行车吊钩,升降杆会因因自重降落,钢球也随之掉落在下料箱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未经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27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