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充电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22540.2 | 申请日: | 2007-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7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黄琼华;高志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琼华 |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信宽;郁士吉 |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具,特别是一种能够给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数码产品充电的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充电器种类繁多,也有人对充电器作了不同的改进并申请了专利。公告号为CN2770111Y、名称为“一种通用型手机电池充电器”就是其中的一种。该充电器虽然可以给不同型号的手机电池充电,但是该充电器无法直接给手机等数码产品充电,并且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该充电器也无法给手机电池充电。这样对于外出的使用者来说,遇到手机缺电的情况下,则会感到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给各种手机等数码产品的电池充电,也可以直接给各种手机等数码产品充电,并且平时可以给充电器中的蓄电池充足电能,当外出时,需要给手机等数码产品充电时,能够利用该充电器中的蓄电池中的电能给其充电的多功能充电器。
采用设计人提出的以下技术方案即可以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方案的充电器与现有技术一样,包括主机、夹板、两个活动电极触脚和两个固定电极片;其中主机包括外壳、电源开关和控制电路板;夹板通过一金属轴和扭力弹簧与夹板底板联接在一起,夹板上开有两条弧形狭缝,两个活动电极触脚的一端用螺钉固定在夹板上,其另一端分别插在该弧形狭缝中,夹板的尾端设有一按压的尾柄,通过按压或松开该尾柄可以控制夹板之前部绕上述金属轴的张开或夹紧;两个固定电极片的一端通过上述的螺钉进行固定,其另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其改进是:
所说的的控制电路板中的控制电路包括依次串连的电池充电模块、蓄电池、升压模块、电子控制开关模块和调节电压显示模块,一自动识别放电电压模块的输入端与升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一标准输出插口连接,并且电池充电模块还与一充电显示模块连接,其输入端与一标准输入插口连接;
前述的电源开关是一个充电模式转换开关,它设置在所说的外壳上,另外该外壳上还设置有一电压选择开关和一电池极性转换开关,其中充电模式转换开关的一端与电池充电模块和调节电压显示模块连接,另一端与升压模块连接;电压选择开关的一端与升压模块连接,另一端与自动识别放电电压模块连接;电池极性转换开关的一端与升压模块连接,另一端与电子控制开关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具备通用性,它可以给不同型号的手机、数码相机的电池充电,也可以直接给它们以及MP3、MP4等数码产品充电;
2、平时可以利用直流电源给本充电器中的蓄电池充足电能,出差、旅游、野外作业等环境下,也可以给上述数码产品或其中的电池应急充电;
3、它有三档高低不同的输出电压可供选择,使适用性更宽。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便于理解和更加清晰,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b)是图1的后视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a)中的零部件之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控制电路板之控制电路方框图。
图4是实施图3的一种具体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a)、图1(b)和图2。本实施例的充电器包括主机、夹板2、两个活动电极触脚和两个固定电极片22;其中主机包括外壳5、电源开关11和控制电路板4;夹板2通过一金属轴31和扭力弹簧32与夹板底板3联接在一起,夹板2上开有两条弧形狭缝33,两个活动电极触脚21的一端用螺钉1固定在夹板2上,其另一端分别插在该弧形狭缝33中,夹板2的尾端设有一按压的尾柄23,通过按压或松开该尾柄23可以控制夹板2之前部绕上述金属轴31的张开或夹紧;两个固定电极片22的一端通过上述的螺钉1进行固定,其另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
参看图3。上面所说的的控制电路板4中的控制电路包括依次串连的电池充电模块41、蓄电池43、升压模块44、电子控制开关模块46和调节电压显示模块47,一自动识别放电电压模块45的输入端与升压模块44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一标准输出插口7连接,并且电池充电模块41还与一充电显示模块42连接,其输入端与一标准输入插口8连接;调节电压显示模块47中包含3个LED灯10,分别显示不同高低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琼华,未经黄琼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25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