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座椅滑轨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2252.7 | 申请日: | 2007-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2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福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8 | 分类号: | B60N2/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柴向荣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滑轨 锁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座椅滑轨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滑轨是车辆座椅的纵向调节装置,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滑轨的锁定装置能否可靠工作,将直接威胁到驾驶员及乘客的安全。
现有技术的W型车辆座椅滑轨,具有固定在车身上的滑芯、卡接在滑芯上并与座椅相连的滑壳以及防止二者产生相对滑动的锁定板。对于上述锁定装置而言,仅在滑芯与锁定板之间以及滑壳与锁定板之间分别设置一个卡合机构,三者通过两个卡合机构的两个受力点的形成受力平衡。但是在碰撞的瞬间,由于滑壳或锁定板容易变形,故二者之间的配合极易滑脱,那么滑壳与锁定板之间的受力点将瞬间减小为零。受力平衡被破坏后,滑壳将相对于滑芯滑动,锁止装置的锁止功能将立即失效。因此,上述锁定装置的锁止功能不可靠,威胁到驾驶员及乘客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滑轨锁定装置,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座椅滑轨锁定装置的锁止功能可有效保障驾驶员及乘客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滑轨锁定装置,其具有滑芯、与滑芯相扣合的滑壳、以及限制滑芯与滑壳相对移动的锁定板,所述锁定板上设有通孔,所述滑芯上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啮合的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板上还设有凸台与凸缘,而所述滑壳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凸台及凸缘相卡合的开孔与凹槽。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其中:
所述锁定板具有与滑壳外壁相贴合的基准线,所述通孔设置在自基准线向滑壳内部延伸的啮合区域上,所述啮合区域穿过所述滑壳的缺口,使滑芯的齿与锁定板的通孔相啮合。
所述凸缘自所述啮合区域延伸并与所述滑壳上的凹槽牢固卡合。
所述凸台自所述基准线向滑壳内部延伸。
所述孔洞设置在锁定板凸出于滑壳的凸出区域上。
所述车辆座椅滑轨锁定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锁定板绕凸台摆动的一字簧,所述一字簧的一端搭扣在所述滑壳的挂钩上,另一端挂接在所述锁定板的孔洞中。
所述滑壳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锁定板与孔洞相对一端的卡钩。
所述滑壳的截面为边缘向内弯折的U形结构,所述滑芯的截面为边缘向外弯折的U形结构,并且滑芯的边缘位于滑壳边缘弯折形成的滑道中,且滑芯的两侧边缘与滑壳的两侧边缘相互扣合。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滑轨锁定装置,利用滑芯上的齿与锁定板的通孔相啮合,滑壳上的开孔与锁定板的凸台相卡合,以及滑壳上的凹槽与锁定板的凸缘相互配合,形成了三个卡合机构,当凸台与开孔之间或凸缘与凹槽之间的任一配合有所损坏时,另一个配合可有效保证座椅与车身不产生相对移动,从而达到有效锁定的功效,此种架构不仅能在平常状态下保障车辆座椅滑轨的可靠锁止,而且能在发生撞车事故时保障车辆座椅滑轨锁止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座椅滑轨锁定装置装配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座椅滑轨锁定装置装配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座椅滑轨锁定装置中锁定板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座椅滑轨锁定装置中滑壳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壳与滑芯组装后的截面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座椅滑轨锁定装置装配后的截面立体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座椅滑轨锁定装置碰撞时的受力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滑轨锁定装置具有滑芯1、滑壳2、锁定板3以及一字簧4,其中所述滑芯1固定在车身上,所述 滑壳2与滑芯1相卡接,并与车内的座椅相连,锁定板3用于连接滑芯1与滑壳2并限制二者产生相对滑动。
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锁定板3具有与滑壳2外壁相贴合的基准线39,自基准线39向下延伸有啮合区域30,在所述啮合区域30中设有方形通孔300,自所述啮合区域30向下延伸有一个凸缘36。在锁定板3的一侧自基准线39向上延伸有凸出区域34,在所述凸出区域34中设有一个腰形的孔洞340,在锁定板3的另一侧自基准线39向下延伸有一个圆形凸台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22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玻璃检具
- 下一篇:光能、风能与市电优化互补广告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