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供电装置及其收容壳体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21872.9 | 申请日: | 2007-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50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秋凌 |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5/0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柴向荣 |
| 地址: | 362321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装置 及其 收容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及其收容壳体,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监控摄像机的供电装置及其收容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监控系统主要由摄像部分、传输部分、控制部分以及显示和记录部分四大块组成。其中,摄像部分是监控系统的前沿部分,是整个系统的“眼睛”,它被布置在能覆盖整个监视范围的某一位置。由于摄像部分是系统的最前端,从整个系统来讲,摄像部分是系统的原始信号源,因此,为摄像部分提供电源使其能够持续稳定的传输信号是整个监控系统得以实施的先行条件。
现有的监控摄像机供电电源中包括有变压器、与变压器相连的整流稳压电路板以及将二者连接到市电源的电线,上述组件共同设置在一个壳体内,并且在供电电源与摄像机连接使用时,需将供电电源的壳体与摄像机共同放入一个收容盒体中。此种架构的供电电源在使用时需通过电源插座与市电源电线接驳,这种连接方式不但安装不方便、投资成本高,而且容易松动、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供电装置,连接安装方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并且可方便的安装到墙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供电装置,具有收容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收容壳体内部的变压器与整流稳压电路板,所述变压器、整流稳压电路板与市电源之间通过导线相连,并且所述收容壳体中还设有与整流稳压电路板相连并用于电源输入与电源输出的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壳体至少包括外盖以及与所述外盖相对的底壁,所述底壁上设有用于固定收容壳体的挂孔,所述外盖上设有与所述挂孔相通的开口,所述收容壳体还包括有可拆卸的盖体,通过所述盖体将所述开口遮盖。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其中:
所述盖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卡勾,所述外盖上设有至少一个将所述卡勾卡合至收容壳体的卡槽。
所述插件设置在盖体所遮盖的开口中。
所述盖体包括上盖与下盖,所述挂孔与上盖所遮盖的开口相通,而所述插件设置在下盖所遮盖的开口中。
所述外盖与收容壳体内部的隔板相连,所述收容壳体与外盖及隔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收容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隔板的滑槽,并且所述收容壳体的内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外盖的凸柱。
所述变压器与整流稳压电路板位于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插件位于所述隔板的另一侧。
所述收容壳体与插件相邻的壁上,设有用于插入电源线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收容壳体,用于容置提供电源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壳体具有外壳、盖板、上盖以及下盖,所述外壳具有开口,所述盖板、上盖以及下盖共同遮盖所述外壳的开口,所述外壳与开口相对的底壁上设有用于固定收容壳体的挂孔,并且所述挂孔与上盖或下盖所遮盖的开口相通。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其中:
所述上盖与下盖分别具有卡勾,而所述盖板上分别设有与上盖及下盖卡勾相对应的卡槽,并且所述外壳与所述盖板、上盖以及下盖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外壳与下盖相邻的壁上设有用于插入电源线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的供电装置采用供电装置本体与上盖及下盖可拆卸的设计方式,可以容易地将整个装置固定至壁面上,并且通过下盖的设置可方便地将供电装置与电源线相连,整个装置操作简单、装卸方便,并且此种架构将电源线接口封闭在壳体内部,使整个装置具有安全而简洁的外观。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供电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供电装置中收容壳体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供电装置中收容壳体外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供电装置中收容壳体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供电装置中收容壳体上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供电装置中收容壳体下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供电装置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秋凌,未经陈秋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8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类布线系统的网络线
- 下一篇:可调整高度的枢纽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