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绿色能源生活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21761.8 | 申请日: | 200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8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明昌 |
主分类号: | F24J2/00 | 分类号: | F24J2/00;F24J2/38;F24J2/46;H02N6/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覃业军 |
地址: | 528107广东省东莞市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色 能源 生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生活机具,尤其涉及一种开发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的绿色能源生活机。
背景技术
在全球气候日渐暖化,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的严峻形势下,必须减少废气排放,减低空气污染,降低对大自然环境的破坏。
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加对可再生洁净能源的开发,已成为当今人类如何维持永续发展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因此,必须加强对可再生洁净能源的设备的设计与开发,使可再生洁净能源的广泛利用成为现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需,推出一种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的新设备-绿色能源生活机。
本实用新型绿色能源生活机是利用光能、风能之互补性来撷取大自然赋予人类之可再生资源,高效率的利用,生成电能及热能。
再利用转换器将电能转换为交流家用电源;利用热交换器,将热能转变为热水以供应家庭沐浴取暖之用。
更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三方面的目的,即本实用新型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的主要特点:
①、将光能与风能结合,以适应各种天气,达到风光互补效应。
②、利用聚光效应取得大量的紫外线供应太阳能板,并生成电能,取得大量的红外线,供应热交换器以生成大量的热水。既散热又提高太阳能板的效率。(因对太阳能板而言,温度越高效率越低,经试验,每升高1℃,太阳能板总效率降低0.5%),并热水储存于热水箱中,以供夜间使用。
③、将太阳能板所取得之电能储存于电池组,经变频器供应家庭轻电力设备(如照明),并以开关作自动切换:若电池组能量充足,则家用供电自动切换为太阳能供电;若电池组剩下1/2储电量,则再转换为市电供电;若遇夜间热水不足,或温度过低,则电池组之电能可供应再加热系统,以提升热水温度。
故上述“电池组”可当成家庭用UPS系统(不断电系统),若遇停电限电则可发挥救急系统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绿色能源生活机这样实现。
构造本实用新型绿色能源生活机,其结构中包括能源收集系统与基座、热能储存系统与输出、电能储存与转换系统。
所述能源收集系统与基座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在前支架、后支架上通过万向轴承安装光热能收集箱,所述前支架或/和后支架安装逐日系统驱动马达及太阳轨迹校正马达。所述光热能收集箱的上顶面四周缘分别安装逐日左侦测装置、逐日右侦测装置、校正前侦测装置、校正后侦测装置,还包括外加风力发电辅助架。
所述光热能收集箱包括由热绝缘材料制作的箱状的外壳,在箱状外壳的顶面安装菲涅耳放大镜;在箱状外壳的箱内的底壁设置铝热交换器,铝热交换器内有水管连接管,铝热交换器还分别连通进水管、出水管,且其进水管连通热能存储系统与输出之送水马达的输出端,出水管连通热能存储系统与输出之热水储存槽;及安装在铝热交换器上的太阳能芯片组,并将太阳能芯片组安装于菲涅耳放大镜的被设计的聚焦倍率上,太阳能芯片组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太阳能芯片组的输出端与电池储能组的输入端电连接。
热能储存系统与输出包括总进水管与水过滤器连通,水过滤器的输出端与送水马达的输入端连通,送水马达的输出端与上述铝热交换器的进水管连通,上述铝热交换器的出水管与热水储存槽连通,铝热交换器与热水储存槽之间连接水温感应器,水温感应器与送水马达具有水温讯息连接,以控制送水马达的停、转。热水储存槽还与再加热器连通,再加热器的输出端与用水管连通。
所述电能储存与转换系统包括基座、电池储能组、变频器。所述电池储能组、变频器安装在基座上,电池储能组的输入端与太阳能芯片组的输出端电连接,变频器与电池储能组的输出端电连接,变频器将DC(直流)电压转换成AC(交流)电压。
本实用新型具有突出优点:其一,将光能与风能结合,通过风、光互补以适应各种天气;其二,利用聚光效应取得大量的紫外线供应太阳能板,并生成电能,取得大量的红外线,供应热交换器以生成大量的热水,光能、热能利用效率高;其三,采用完备的储能措施,如将热交换器取得之热能以热水的型态存储于热水槽中,,以供夜间使用,又如将太阳能板经转换之电能储存于电池组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能源收集系统与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热能收集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能储存与转换系统结构图;
图4为热能储存系统与输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方块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明昌,未经谢明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7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