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多功能LED应急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1538.3 | 申请日: | 200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32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贺祥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宗慧玲 |
主分类号: | F21L4/02 | 分类号: | F21L4/02;F21V23/00;H05B37/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多功能 led 应急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LED应急灯。
背景技术
应急灯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当中,但是现有产品功能单一,只有应急灯/小夜灯/照明灯其中的一种,大多采用钨丝灯泡或卤素灯泡,比较耗电,且都没有警示灯和求救信号灯的紧急功能。大多数应急灯不能便于携带,使用范围局限于室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LED应急灯,能够便于携带,且功能多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LED应急灯的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LED应急灯,包括蓄电池、外部电源侦测电路,其中,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LED应急灯还包括照明控制电路、小夜灯控制电路、求救信号灯控制电路和大功率LED灯,其中:照明控制电路、小夜灯控制电路、求救信号灯控制电路并联,且都串联在蓄电池和大功率LED灯之间,用于控制大功率LED灯的开关和功能选择。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LED应急灯结合了应急灯/小夜灯/照明灯的全部功能,使用的范围更广阔。由于采用体积较小的LED灯,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LED应急灯便于携带。由于采用了LED发光技术,相对于钨丝灯泡或卤素灯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LED应急灯充电一次后的工作时间更长,更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LED灯将多种控制电路结合,增强了功能,而且采用LED技术,使更加节能,方便携带。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LED应急灯包括蓄电池6、外部电源侦测电路3,包括照明控制电路7、小夜灯控制电路8、求救信号灯控制电路9和大功率LED灯11,其中:照明控制电路7、小夜灯控制电路8、求救信号灯控制电路9并联,且都串联在蓄电池6和大功率LED灯11之间,用于控制大功率LED灯11的开关和功能选择。
警示灯控制电路10和红色LED灯12,其中,警示灯控制电路10串接在红色LED灯12和蓄电池6之间,用于控制LED灯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LED应急灯还包括外部电源指示电路13和指示灯,用于对外部电源通断状态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LED应急灯还包括在蓄电池和外部电源之间串接有稳压和充电电路5,用于保证蓄电池6的稳压充电。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
参照图1:外部电力经交流电源变压器电路1或汽车车载电源电路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LED应急灯提供充电电源,接通外部电源后外部电源指示电路13会亮红灯,外部电力经过稳压/充电电路5给蓄电池6充电,充电完成会自动停充。蓄电池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LED应急灯的核心电源,为全部工作电路提供电力.在外部电源指示电路13亮红灯过程中,外部电源侦测电路3会侦测充电电源状态,当侦测到充电电源停电或断电,电路13红灯灭。当没有电力供应时,应急灯控制电路4会自动工作,控制蓄电池6电力启动大功率LED灯11照明。完成应急灯功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LED应急灯电路上连接有功能选择开关,用于控制照明控制电路7、小夜灯控制电路8、求救信号灯控制电路9、警示灯控制电路10的通断,按下求救信号灯控制电路9的开关时,大功率LED灯11会发出1HZ、1/8DUTY的强白光。在任何状态下都可以打开或关闭警示灯控制电路10的开关,按下警示灯控制电路10的开关后,红色LED灯12会发出1.8HZ、1/4DUTY的红色警示信号灯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宗慧玲,未经宗慧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15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