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滤网勺子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19921.5 | 申请日: | 2007-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8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競 |
| 主分类号: | A47J43/28 | 分类号: | A47J43/28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滤网 勺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网勺子,尤其涉及一种能轻易分离浮渣及汤料的滤网勺子。
背景技术
在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在进行烹饪过程中,特别是烹煮高汤、煲汤、火锅时,传统习惯利用鸡骨、大骨、昆布等作为高汤的汤材,在煮滚熬汤时,往往产生浮油及油渣,若欲熬煮出一锅健康且清澈的汤品,通常利用滤网或汤瓢不断将浮渣捞起去除,否则汤品融入浮渣,或浮渣与汤料混杂,令人食欲俱失,且饮入浮渣,亦对人体有害。
习用的滤网汤瓢结构为:在汤瓢上端(开口)的周缘设有若干个支体架;与另一圆形罩体(相同的也设有若干个支体架),夹铸着一滤网层在其中而分别并迭于滤网层的内缘、外缘两侧,每个支体架之间差距一段的空隙,而形成一把可以过滤汤内油质的汤瓢。
上述汤瓢结合滤网,并通过该滤网过滤捞出浮渣,然而此种习用的具有滤网装置的汤瓢结构捞出浮渣,往往连同汤料一同捞出,无法分开过滤汤料及浮渣,在饮用汤品时,还需要非常小心的捞出浮渣,并将汤料分开取出,否则容易将浮渣连同汤料捞出丢弃,不但造成食材的浪费,且亦失去享用美食的乐趣,如此甚为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滤网勺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滤网勺子仅能捞取浮渣,容易使汤料沾染浮渣,或使汤料连同浮渣一并丢弃,造成食材浪费等缺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滤网勺子,其包括一勺柄及接设于勺柄一端的勺框,所述勺框内设有第一滤网及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及第二滤网皆设有网孔,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孔的疏密程度不同于第二滤网的网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具有两种不同疏密网孔的第一滤网及第二滤网,以分别捞取体积不同的汤料或浮渣,欲捞取汤料时,多余的浮渣由网孔较疏的滤网漏出,使汤料不至于沾染浮渣;欲捞取浮渣时,利用网孔较密的滤网捞取去除;如此对于食用火锅、煲汤、熬煮高汤皆可轻易分离浮渣及汤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网勺子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滤网勺子的滤网比较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滤网勺子捞取较大体积汤料的使用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滤网勺子捞取较小体积浮渣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的滤网勺子,其包括一勺柄11,该勺柄11一端接设一勺框12,该勺柄11与勺框12可一体成形(图中未示出)。该勺框12为大致呈圆形的框体,该框体中间设有一分隔框121,该分隔框121将框体均分为第一区间122及第二区间123,该第一区间122嵌设有第一滤网1221,该第二区间123内嵌设有第二滤网1231,该第一滤网1221及第二滤网1231均由金属线所交织成,金属线与金属线间交织围成网孔124。该第一滤网1221的金属线排列较为稀疏,则所围成的网孔124大于第二滤网1231的网孔124;该第二滤网1231的金属线排列较为紧密,则所围成的网孔124小于第一滤网1221的网孔124。由图2可明显比较出第一滤网1221的网孔124较第二滤网1231的网孔124更为稀疏,通过两种具有不同大小网孔124的第一滤网1221及第二滤网1231,可以产生不同的捞取功效。
请参阅图3滤网勺子的使用示意图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滤网勺子时,若欲捞取体积较大的汤料2时,使用者可手持勺柄11,利用第一滤网1221捞取汤品内的汤料2,通过第一滤网1221较大且较稀疏的网孔124,以捞取汤品内的汤料2。该第一滤网1221的网孔124较大,浮渣不容易残留于第一滤网1221上,藉此使汤料2不易沾染浮渣,而影响汤料2的口感及卫生;再者,通过勺框12中间的分隔框121,使用者捞取汤料2时,汤料2受分隔框121阻挡,而不至于滚动至第二滤网1231,而沾染到第二滤网1231上的浮渣。
请参阅图4滤网勺子的使用示意图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滤网勺子时,若欲捞取体积较小的浮渣3时,使用者可手持勺柄11,利用第二滤网1231轻轻刮取液面上的浮渣3,通过第二滤网1231较小且较细密的网孔124,以捞取浮在汤品液面上的浮渣3,且通过勺框12中间的分隔框121,令浮渣3不至于流入网孔124较大的第一滤网1221,导致浮渣3漏出沾染汤品的事情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如该滤网勺子利用任何材质构成且具有相同效果者,或变更第一滤网1221或第二滤网1231的疏密且具有相同功效者,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競,未经李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9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