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9908.X | 申请日: | 200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2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明 |
主分类号: | H01M10/38 | 分类号: | H01M10/38;H01M10/40;H01M2/02;H01M2/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喻尚威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由于锂离子电池是一种环保清洁能源,它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器设备上。目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的外形多是圆柱形、方形和钮扣形。圆柱形和方形锂离子电池有专用极耳实现集流体与壳体和盖体导接,方形锂离子电池还需要一体成型,这对生产工艺要求很高,这必然带来很高的成本。而钮扣形锂离子电池的收容腔的体积利用率很低,无论是单个或是组合电池均受限于电池外径,对用电器的电池仓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成本低且对用电器的电池仓适应性强的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互相配合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与盖体之间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电芯和电解液,所述壳体和盖体具有这样的横截面形状:在基本N边形的基础上保留有至少一对平行的边并有至少一个边或角向外侧鼓出平缓的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予以解决:
所述N边形为矩形,所述矩形只保留一对平行的边,另一对平行的边分别向外侧鼓出平缓的圆弧形,所述平行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小于圆弧形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
所述N边形为矩形,所述矩形的四个角分别向外侧鼓出平缓的圆弧形。
所述N边形为矩形,所述矩形只保留一对平行的边,未保留平行的边中有一条边向外侧鼓出平缓的圆弧形,另一条边上的两个角分别向外侧鼓出平缓的圆弧形。
所述电芯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壳体导接,所述负极极耳与盖体导接。
还包括位于盖体与壳体之间的绝缘圈。
所述电芯为正极基材、隔膜和负极基材构成的电化学反应层,经卷绕或叠置成与所述壳体和盖体的横截面相适配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与圆柱形、方形锂离子电池相比,通过盖体与壳体的密封结构能使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更简单,带来更低的成本,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通过盖体与壳体的密封结构使密合更方便可靠,安全性能更好,并且能使锂离子电池的体积变得更小。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与钮扣形锂离子电池相比,由于其横截面形状在在基本N边形的基础上保留有至少一对平行的边并有至少一个边或角向外侧鼓出平缓的圆弧形,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空间利用率更高。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外形保留有至少一对平行的边,这可以方便地放入不同用电器的各种电池仓,而外形的边或角向外侧鼓出平缓的圆弧形能使锂离子电池与电池仓形成更安全的接触。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在微型、通用型电器设备应用领域更具优势和潜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锂离子电池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锂离子电池的外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三的锂离子电池的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互相配合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与盖体之间设有收容腔,盖体与壳体之间通过绝缘圈绝缘密合。所述收容腔内设有电芯和电解液,所述电芯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壳体导接,所述负极极耳与盖体导接。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和盖体具有这样的横截面形状:在基本矩形的基础上保留有一对平行的第一平行边11、第二平行边12,矩形原来的另一对平行的边分别向外侧鼓出平缓的圆弧形,形成第一圆弧边13和第二圆弧边14,所述第一平行边11、第二平行边12之间的距离d1小于第一圆弧边13和第二圆弧边14之间的距离d2。
所述电芯为正极基材、隔膜和负极基材构成的电化学反应层,经卷绕或叠置成与所述壳体和盖体的横截面相适配的形状。所述正极基材的材料优选为铝箔,所述负极基材的材料优选为铜箔。所述正极极耳为正极基材的裸露部分,所述正极极耳与壳体导接可以采用嵌入压合方式、点焊连接方式,或采用通过与壳体凹槽直接接触、通过弹(垫)片与壳体接触的方式。所述负极极耳为负极基材的裸露部分,所述负极极耳与盖体导接可以采用嵌入压合方式、点焊连接方式,或采用通过与盖体凹槽直接接触、通过弹(垫)片与盖体接触的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明,未经杨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99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扶梯感应启动、自动关闭稳流装置
- 下一篇:强制式精量取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