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茶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9661.1 | 申请日: | 200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94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军 |
主分类号: | A47G19/23 | 分类号: | A47G19/23;A47G19/22;A45F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茶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茶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茶洗与成套的茶杯、茶壶一般是分开销售的,其原因在于茶洗与整套茶器的组合产品占用空间大,用于包装组合产品所需的包装盒体积庞大,从外观上看显得笨重而不精致。现在人们常用的茶具一般由茶壶和茶杯构成,茶壶和茶杯分别独立,茶从茶壶沏到茶杯时经常会溅到桌面或茶几上,不仅不卫生,而且还可能弄湿桌面或茶几上的物品,使用起来不方便。对于爱好茶道,又经常需要出差或旅游的人来说,在携带茶壶和茶杯之外还要携带茶洗,显得体积很大,特别不方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方便携带的便携式茶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还包括茶托,茶托包括托盘和支撑架,托盘由支撑架支撑,所述托盘和支撑架为一体结构,托盘上表面的口沿与茶壶的底座形状相配合,茶壶放置在托盘上。
所述便携式茶具还包括茶洗,茶托的支撑架放置在茶洗内,茶托的托盘的下表面的口沿与茶洗的口沿形状相配合。
所述托盘上设有若干个孔。
为了更利于残留在托盘上的茶水从托盘流到茶洗里,所述托盘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中心孔,其它孔均布在中心孔周围。
所述茶杯有若干个,茶杯的个数最好为2个或3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茶托,茶托包括托盘和支撑架,使茶壶可以直接支撑在托盘上,使用时可以只使用茶托、茶壶和茶杯即可;另外,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茶具(除茶杯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茶具(除茶杯外)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茶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茶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三个茶杯放在茶托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参阅图1、图3、图4、图5,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茶具,包括茶壶1、茶杯4、茶托2,茶托2包括托盘21和支撑架22,托盘21由支撑架22支撑,托盘21和支撑架22为一体结构,托盘21上表面的口沿与茶壶1的底座形状相配合,茶壶1放置在托盘21上。
参阅图2,为了更好、更方便的使用本便携式茶具,上述便携式茶具还可以包括茶洗3,茶托2的支撑架22放置在茶洗3内,茶托2的托盘21的下表面的口沿与茶洗3的口沿形状相配合。参阅图3和图4,托盘21上设有若干个孔211,为了更利于残留在托盘21上的茶水从托盘21流到茶洗3里,所述托盘21的中心位置可设有一个中心孔211,其它孔211均布在中心孔211周围。参阅图4和图5,所述茶杯4有若干个,茶杯4的个数最佳可为2个或3个,方便携带,可供两三个朋友一起喝茶。
使用时,可以把茶杯直接放在茶托的托盘上,也可以把茶壶直接放在茶托的托盘上,而不用先把茶托放在茶洗内再把茶杯放在茶托的托盘上。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条件下的等同替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军,未经刘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9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