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夜间拍照功能的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9177.9 | 申请日: | 200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44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吴裕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讯达中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1 | 分类号: | H04M1/21;H04Q7/3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建军 |
地址: | 518122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夜间 拍照 功能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夜间拍照功能的手机。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仅中国手机拥有量已经突破了1.8亿多部,而且手机的科目越来越细化,功能越来越复杂。其中,手机的拍照功能深得用户的喜爱,但是有一定限制,在夜间人眼看不到东西的情况下不能拍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出一种具有夜间拍照功能的手机,可在夜间人眼都看不到东西的情况下进行拍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夜间拍照功能的手机,包括机身、摄像头1、机壳5,所述机壳5上设置有一凹槽11,凹槽11中安装有红外发光装置6。
其中,所述机壳5上还设置有用于控红外发光装置6开关的按键8。
其中,所述凹槽11外侧卡有玻璃镜片10。
其中,所述红外发光装置6为红外LED。
其中,所述摄像头1和机壳5之间还设置有滤光片固定滑架3,滑架上安装有红外光滤光片2。
其中,所述机壳5上还有一空隙9,滤光片的固定滑架3的控制杆4微伸出此空9并可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没有可见光、只有红外光线进入时,照相机传感器也能成像,因而本发明采用了红外发光装置,可以在夜间人眼看不到东西的情况下进行拍照;
(2)在摄像头镜头和机壳间安装有可移动的IR滤光片(红外光滤光片),白天拍照时将其移到镜头前面,可以过滤掉光线中的不可见光,从而产生正确的影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壳的外侧和内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IR滤光片的两种位置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图,该手机包括摄像头1和机壳5等,机壳5上部设置有一凹槽11,里面安装有红外发光装置6,可以为红外LED或者其他红外线灯,凹槽11外侧卡有玻璃镜片10以保护红外发光装置6,此凹槽11外侧旁边设置有用于控制红外发光装置6开关的按键8。在摄像头1和机壳5之间设置有滤光片固定滑架3,滑架3上安装了IR滤光片2,机壳5对应该滑架3处有一空隙9,滑架3的控制杆4可稍微伸出此空9,并可以上下滑动。机壳的外侧和内侧视图分别如图2(1)和图2(2)所示。其中,IR滤光片的作用为将光线中的不可见部分过滤掉,让有颜色的可见光线通过并进入到影像传感器上成像。
夜间拍照时,将IR滤光片2下降到摄像头1镜片以下位置,打开红外发光设置6,此时IR滤光片2无滤光作用,由于没有可见光、只有红外光线进入,照相机传感器也能成像,因而即便是人眼看不到东西时也能进行拍照。
白天拍照时,将IR滤光片2上滑至摄像头1镜片位置,关闭红外发光设置6,此时IR滤光片2将光线中的不可见部分过滤掉,让有颜色的可见光线通过并进入到影像传感器上成像,影响质量好,不会偏色。
如图3所示为IR滤光片2的两种位置视图,夜间拍照时,IR滤光片2下降到摄像头1镜片以下位置,如图3(1);白天拍照时,IR滤光片2上滑至摄像头1镜片位置,如图3(2)。
红外发光装置6的开关和IR滤光片2的移动除了上述手动方法来控制外,还可以用由软件控制,在拍照时选择夜间模式或白天模式而实现自动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讯达中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松讯达中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91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