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的下巢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9052.6 | 申请日: | 200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5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闵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书闵 |
主分类号: | A45B25/06 | 分类号: | A45B2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5187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的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伞的下巢结构,该结构改良原有的多折伞的下巢结构,使其能够与中棒配合,使弹弓能够顺利卡扣。
背景技术
通常,伞的开合由设置于伞中棒的弹弓实现控制,向上推伞下巢,当下巢穿过弹弓所在位置后,弹弓会从中棒中弹出,卡于下巢下部,顶持下巢,实现开伞;用手压弹弓入中棒,伞的下巢会随着重力的作用下降,达到收伞的目地。
平时,这种结构对于两折、三折伞,是非常适用,不存着任何问题,但是对于四折以上(包括四折)的多折伞,由于其上部的中棒外径小,下巢与中棒的间隙大,有时候难以实现准确的配合,且往往弹弓没有足够的外张距离,而导致下巢左右摇摆时,弹弓不能顶持到下巢,使得下巢由于重力原因而下降,会发生无意的收伞作用,甚至不能开伞,因此,须有适当的结构稳定弹弓对下巢的顶持关系,以保证开伞、收伞的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四折及四折以上多折伞的下巢结构,该结构可以稳定开伞时下巢的位置,保证弹弓对下巢的顺利顶持。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具有拉把结构的下巢,在推拉下巢的过程中可顺利地使弹弓顶持下巢,便于实现开收伞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伞的下巢结构改良,其包括有下巢主体,其特征在于下巢主体内设置有顶杆,顶杆位于下巢下部的一侧,其内侧为活动部,外侧则连接于下巢主体上,向伞中棒伸出。
所述的伞的下巢结构改良,其还具有拉把,顶杆设置于拉把的下部,拉把下部开设有顶杆腔,顶杆设置于其内,并顶杆的外侧枢接于拉把壁上,内侧向中棒伸出。
上述的伞的下巢结构改良,其下巢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开口,顶杆的内侧卡设于该开口,另一端枢接于拉把上。
拉把一侧设置顶杆,另一侧设置按钮,按钮的下部具有突出的推压部,推压部可顶持弹弓,推动按钮,按钮将弹弓压入到中棒内,下巢则会随着重力下降,达到收伞的目地。
所述的顶杆,其设置于下巢内远离中棒伸出的弹弓一侧,即顶杆顶持下巢使得下巢与设置有弹弓一侧的中棒的间距减小。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下巢设置顶杆的形式,将中棒与下巢的位置关系变得紧密,顶杆进行有效地限位,可使下巢与中棒的弹弓有效地进行配合,弹弓在开伞时能可靠地顶持下巢,保证开收伞的顺利进行。
而且,该结构简单实用、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机构设置,尤其适用与具有拉把的下巢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下巢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方式的开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方式的开伞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实施方式下巢的爆炸图,
图8为图6所示方式的开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方式的开伞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做进一步说明。
图1—图5所示,在普通的推拉式下巢设置顶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中棒1、下巢主体2、拉把3及弹弓4都与现有的拉把式下巢伞的结构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拉把3内设置有顶杆腔31,顶杆腔31设置与远离弹弓的拉把一侧,且其内具有顶杆4,顶杆4的内端枢设于拉把3内,顶杆4可绕此端进行转动,另一端则向中棒侧伸出,顶持于下巢主体2上(图1所示)。
图2、图3所示,下巢主体2上,为了能够与顶杆配合,设置有开口21,顶杆4恰好可从该开口21中伸出,顶持中棒。
图1所示,当伞收拢时,下巢主体2和拉把3是松散的结合,拉把3自然下垂,此时,顶杆4的外端向上翘起,恰好与开口21相接;当需要开伞时,如图4所示,向上推拉拉把3,拉把3向上移动,使得顶杆4从开口21中伸出,由于顶杆4的内端是枢设于拉把3内的,顶杆4的外端向下转动,使得其慢慢向中棒方向伸出,并开始顶持中棒,使得中棒向另一侧偏移;当拉把3被推到最上的位置时,如图5所示,弹弓5完全暴露于中棒1外,此时,顶杆4转动到水平位置,顶持中棒1,使得中棒1进行偏移,下巢主体2及拉把3与中棒1在弹弓5一侧的间隙减小,弹弓5能够有效而稳固地顶持拉把3。
收伞的过程则相反。
图6—图9则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该方式中,中棒、下巢主体、拉把、顶杆的基本结构与前述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拉把中设置有按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书闵,未经张书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9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轴连杆传动装置
- 下一篇:触觉包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