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体除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9028.2 | 申请日: | 200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0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付勇;胡一帆;武员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02 | 分类号: | B03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流体中的铁质微粒清除的流体除铁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我们所生产的电池电芯工业材料中,由于原料自身和加工过程中的缺陷造成化工原料中含有微量的矿物杂质,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产品性能,因此需要在产品成液态未成型前,将其内部矿物杂质去除。
现阶段生产出了各种去除流体化工材料中铁杂质的装置,但是,我们看到其存在的缺陷是清除杂质不彻底并且难于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有效去除铁屑又便于清洗的流体除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流体除铁装置,包括去铁槽体,其两端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吸铁体,设置在所述去铁槽体内部;以及拉柄,连接所述吸铁体上端部并设置在去铁槽体外部,与去铁槽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除去浆料中的铁粉,因此减少电芯安全隐患,经对5000万只电池抽样试验,其中爆炸电池仅为10只,电芯爆炸率由3/1000万下降到2/1000万;又由于去磁槽与吸磁铁活动连接,既有效去除铁屑又有便于清洗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流体除铁装置包括去铁槽体、吸铁体、拉柄;所述去铁槽体两端分别连接进料口7和出料口6;所述吸铁体由多个N-N极或S-S极相邻且沿去铁槽体轴向平行设置的圆柱形磁铁4组成;所述拉柄2包括一防护罩3,其侧壁两端分别设置一手柄2,其上端设置一清除拉杆1;所述去铁槽体上端四周向外形成一凸缘,所述吸铁体与拉柄连接处形成一与去铁槽体上端凸缘相配合的凸缘;所述圆柱形磁铁4设置在去铁槽体5内部,通过卡箍将去铁槽体上端的凸缘与磁铁与防护罩连接处的凸缘相连,即进行可拆卸连接。
其中,该装置所有材料均采用不锈钢,经过特殊的表面处理与加工制作而成。
该流体除铁装置操作过程如下:
使用过程:在使用除铁装置时一定要将除铁装置安装固定牢固,清除拉杆1应置于复位状态,活动接卡箍要求锁紧。一般情况下除铁装置安装高度应高于出料暂存罐,浆料可通过泵或重力的作用从入料口流入去铁槽体5,流速控制在15-20L/min左右为适,当黏度过高时流速应适当减慢,当浆料流体从进料口7进入经过去铁槽体5时受到圆柱形磁铁4的阻力速度会变缓慢,流体由圆柱形磁铁4间隙通过而流体中夹含的铁屑杂质因为受到磁铁的吸咐作用而不会随着流体流出该去铁槽体5,由于去除铁质比较彻底,因此减少了电芯的安全隐患,经对5000万只电芯抽样试验,其中爆炸电池仅为10只,电芯爆炸率由3/1000万下降到2/1000万。
清洗过程:在正常使用时,正极每一天清洗一次,负极每二天清洗一次,当长时间不使用时一定要求将除铁装置清洗干净并置于干净非潮湿处保存。清洗时先让浆料残余部分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出除铁装置,然后拆卸平稳放置清洗台上,将活动接卡箍松开,手动将清除拉杆1拉起。使去铁槽体5与圆柱形磁铁4完全分开,再用专用溶剂清洗除铁装置各部粘贴的浆料残渣与吸附在圆柱形磁铁4上的铁屑杂质,最后要求用干净水进行冲洗干净并置于通风处直到干燥后止。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以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进行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9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