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由分离元件组成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18839.0 | 申请日: | 2007-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22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郭寂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劲升迪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易钊 |
| 地址: | 518001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元件 组成 发光二极管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由分离元件组成的LED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LED是一种电流驱动元件,当其通过一定的正向直流电流时就会发光。为了使LED达到一定的亮度并且能安全的工作,通过发光管的电流必须受控制,不能随外界干扰而大幅度的变化,这种具有控制电流稳定性功能的电路即为LED驱动电路。
目前LED驱动电路大都使用专用集成电路做核心控制器件,驱动主开关器件(如功率MOS管)用开关变换(PWM脉宽调制)的方法实现恒流控制。这样制作的LED驱动电路的缺点是专用集成电路成本高,不利于LED照明的普及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LED驱动电路成本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由分离元件组成的LED驱动电路,包括电容C,二极管D,四个电阻R1、R2、R3、R4,两个三极管T1、T2,以及绕制在同一磁芯上的两个线圈绕组N1、N2;其中,
所述三极管T1的集电极经正向二极管D接电源正极,并连接到线圈绕组N1的异名端;
所述三极管T1的发射极经电阻R1接电源负极,并经电阻R2接三极管T2的基极;
所述三极管T1的基极经电阻R3接电源正极,并连接至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电容C的第一端;
所述线圈绕组的同名端经电阻R4接电容C的第二端,异名端连接到所述三极管T2的发射极和电源负极;
被驱动LED的正极接所述电源正极,被驱动LED的负极则接所述线圈绕组N1的同名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完全由分离元件组成的简单、高效的LED驱动电路,当外部输入电压或者被驱动的发光管管压降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可以保持输出电压稳定。与传统LED驱动电路相比,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LED驱动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本电路中,三极管T1是主开关元件,电路通电后,正电源经电阻R3连接至三极管T1的基极,使三极管T1导通。三极管T1导通后,由正极来的电流可流过LED,线圈绕组N1,三极管T1的集电极、发射极,电阻R1回到电源负极,此时LED通电发光。
由于线圈绕组N1是一个电感性器件,由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在三极管T1导通时,线圈绕组N1将感应出一个极性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势抵抗电流的变化,因此,该回路电流不能突变,而只能按照I=0.5VT/L的规律随着时间逐渐增加。
由于线圈绕组N1和线圈绕组N2是绕制在同一付磁芯上的两组线圈,形成了紧耦合的关系,且两者的同名端都在上部,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线圈绕组N2此时也将感应出一个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势,这个感应电势通过电阻R4、电容C给三极管T1基极提供更大的驱动电流,使三极管T1充分导通饱和。同时,此电流给电容C充上了右正左负的电压。
当主回路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电阻R1上的电压将超过三极管T2发射结的势垒电势,这样,流过三极管T1的部分电流将通过R2流入三极管T2的基极,使三极管T2导通。三极管T2导通使来自电阻R4、电容C的部分电流分流,三极管T1基极电流被牵制,集电极电流停止增加,线圈绕组N1的电流停止变化,线圈绕组N1上的感应电势将消失,线圈绕组N2上的感应电势也必然随之消失。此时,线圈绕组N1上的电流达到最大值,由线圈绕组N1和线圈绕组N2组成的变压器磁场中也存储了相应的能量。
当线圈绕组N2上的感应电势消失时,电容C右边的电位为零,C左边电负电压加到了三极管T1管的基极,三极管T1基极电流为零迅速截止,三极管T1截止将导致线圈绕组N1感应出一个上负下正的感应电势力图维持电流不变。这个感应电势使二极管D导通,线圈绕组N1的电流通过二极管D、LED形成回路继续流动,维持LED发光。
同理,此时线圈绕组N2也感应出一个上负下正的电势,三极管T1的基极形成反向偏置而维持截止。此电势将产生一个经由电阻R1、电阻R2、三极管T2集电结、电容C、电阻R4形成回路的反向电流,此电流给电容C充上了左正右负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劲升迪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劲升迪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8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胶垫、橡胶垫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密封户外机柜散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