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8706.3 | 申请日: | 200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2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岗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岗岩 |
主分类号: | F04D25/06 | 分类号: | F04D25/06;F04D29/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香港鲗鱼***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风扇,特别是指一种造形美观的迷你型手握式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作为一种通过强制空气流通来达到散热效果的设备,目前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有落地风扇、台式扇、壁装扇和吊顶扇等。然而,这些风扇体积比较大,不便于携带,而且往往都是离不开交流电,这对于外出旅游或在室外的人们来说,则无法使用。为此,有人设计了采用干电池供电的便携式风扇,然而,这些便携式风扇的造型单调,显然是有待改进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风扇,设有可转动连接在扇叶座的叶片,在风扇未开启的时候呈现一种造型,而在风扇启动之后呈现另一种造型,从而增加使用的趣味性。
为实现在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风扇,包括:本体、安装在本体上的马达、套设于马达输出轴上的扇叶座、可转动安装于扇叶座上的数个叶片、及连接叶片的弹性件。
所述的便携式风扇,其中,本体大致呈花茎杆状,包括设于下侧的握持部、设于顶部的马达座、及连接握持部与马达座之间的颈部。
所述的便携式风扇,其中,在握持部与颈部连接处设有开关,开关的两侧还凸设一对呈叶片状的防滑部,握持部内设有可容设干电池的电池座,马达座内设有容置腔,马达收容于该容置腔中,电池座、开关及马达电性连接。
所述的便携式风扇,其中,该马达座为一端开口的椭球体,开口处设有一配合盖,配合盖中心设有一通孔,马达输出轴可未接触地穿过该通孔并将扇叶座固定于其自由端上。
所述的便携式风扇,其中,扇叶座的中心设有一定位柱,定位柱的轴向中心设有一穿孔,马达中心轴可穿过该穿孔从而与定位柱套设在一起。
所述的便携式风扇,其中,该扇叶座还设有数个叶片座,其绕一圆圈均匀设置,每个叶片座可转动地安装一个叶片。
所述的便携式风扇,其中,每个叶片均呈花瓣状,其一端设有一连接部,连接部分别向两边凸设一卡合部,扇叶座上设有与该卡合部配合的配合部,该卡合部可转动地收容于配合部。
所述的便携式风扇,其中,连接部末端还向内弯曲延伸一钩状定位部,弹性件呈封闭的带状,其连接该每个叶片的定位部。
所述的便携式风扇,其中,还包括设于扇叶座上的盖子,扇叶座的边缘设有数个定位孔,盖子边缘处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凸部,盖子呈半球状,其可罩住叶片座、弹性件及定位柱。
所述的便携式风扇,其中,盖子边缘还均匀设有数个开口,以便将盖子固定于扇叶座时,风扇叶片的连接部可穿过开口,从而叶片可露出盖子之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风扇在工作与不工作中可呈现不同的造型,不仅使得其外形美观,新颖,而且增加了使用的趣味性。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应当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风扇的立体分解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风扇的各部分逐步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风扇立体组合图,其绘示风扇的使用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风扇另一立体组合图,其绘示风扇的不使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风扇包括:本体1、安装在本体1上的马达2、套设于马达输出轴20上的扇叶座3、可转动安装于扇叶座3上的数个风扇叶片4、连接风扇叶片4的弹性件43及安装于扇叶座3上的盖子5。
本体1大致呈一花茎杆形状,其包括设于下侧的握持部10、设于顶部的马达座13、及连接握持部10与马达座13之间的颈部17。在握持部10与颈部连接处设有开关11。握持部10内设有可容设干电池(未图示)的电池座(未图示),马达座13内设有容置腔14,马达2收容于该容置腔14中。该马达座13为一端开口的椭球体,开口处设有一配合盖15,配合盖15中心设有一通孔16,马达输出轴20可未接触地穿过该通孔16并将扇叶座3固定于其自由端上。电池座10、开关11及马达2电性连接,通过按压开关11可启动或关闭马达2。开关11的两侧还凸设一对呈叶片状的防滑部12,以保证手握持于握持部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岗岩,未经张岗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87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开口式防飞溅焊锡丝
- 下一篇:瓦楞纸板输送堆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