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卡扣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8674.7 | 申请日: | 2007-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80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许俊贤;贺南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6 | 分类号: | H01R13/506;H01R13/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14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卡扣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在组装结合后能有效防止松动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种连接器通常是由多个零部件构成的,而各个零部件间又通常是通过其上设的卡扣结构来进行相互组装结合的。如图1、2所示,为一种应用于笔记本计算机上的微型的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连接器100结构,可用来传输数字与仿真两种信号。该连接器100结构主要由绝缘本体20、第一模块件30、第二模块件40和遮蔽壳体10、50构成,其中在第一模块件30的下表面中间设有梯形状凸部301,两侧分别设有呈的挂钩302;第二模块件40上表面中间设有用于导引的凹槽401,在凹槽401相对于第一模块件30凸部301的位置设有卡点402,两侧相对于挂钩302的位置设有与挂钩302相配合的钩槽403,所述该卡点402的后壁面404为一垂直面;在组装结合时,第一模块件30的凸部301顺着滑槽401的导引向后推进扣于卡点402的后壁面404上,同时两侧边的钩部302由于第一模块件30的推进钩持于钩槽403的上壁面405上,借此以使两模块件30、40组装结合。
然而,上述模块件卡扣之间由于在设计制造中存在着公差搭配的影响,使得在组合后卡扣间有一定的间隙,易出现松动的现象,造成质量的不稳定,而在现今对电子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而业界一直以来都是靠较其精密的设计和制造来克服此问题,但是此举不利于降低成本。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此种情况有必要提出一具体的改善方案。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卡扣结构,利用在卡点上增加斜角面来使得在组合后卡扣间产生轻微干涉,促使两部件间能紧密结合,防止产生松动,从而保证了质量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卡扣结构,该连接器主要由绝缘本体、第一模块件、第二模块件和遮蔽壳体构成,其中在第一模块件的下表面中间设有梯形状凸部,两侧分别设有呈的挂钩;第二模块件上表面中间设有用于导引的滑槽,在滑槽相对于第一模块件凸部的位置设有卡点,两侧相对于挂钩的位置设有与挂钩相配合的钩槽,所述该卡点的后壁面为一斜角面;在组装结合时,第一模块件的凸部沿着滑槽的导引扣于卡点的后壁面上,并与该后壁面产生轻微干涉,借此以使两模块件达到稳固结合。
相较于现有技术,第二模块的后壁面为斜角面,不再为垂直面,且该后壁面在组装结合后与第一模块件下表面的凸部产生轻微干涉,使两模块件之间在干涉下能稳固结合,弥补了设计制造时公差带来的缺陷,不再有松动的现象产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习知DVI连接器之立体分解图;
图2为习知DVI连接器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模块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第一模块件的多角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第二模块件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第二模块件的多角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第二模块件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及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另一视角剖视图。
图中100-习知的DVI连接器,10-遮蔽壳体,20-绝缘本体,30-第一模块件,301-凸部,302-挂钩,40-第二模块件,401-滑槽,402-卡点,403-钩槽,404-后壁面,405-上壁面,50-遮蔽壳体,200-本实用新型DVI连接器,10-第一遮蔽壳体,101-卡口,102-弹片,20-绝缘本体,21-本体部,211-凸块,212-第一卡点,213-第二卡点,214-夹持柱,215-导正块,22-对接部,221-上、下壁,222-侧壁,223-舌板,224-收容信道,30-第一模块件,301-凸部,302-挂钩,303-第一凹槽,304-第一前壁面,305-第一副卡钩,306-定位柱,40-第二模块件,401-滑槽,402-卡点,403-后壁面,404-钩槽,405-第二前壁面,406-第二副卡钩,407-上壁面,50-第二遮蔽壳体,501-壳体,502-舌片,503-插接脚。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86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