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8549.6 | 申请日: | 2007-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80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勇;杨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志勇 |
主分类号: | H01R4/24 | 分类号: | H01R4/24;H01R13/42;H01R2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金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上电信号线对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将用来传输电流或电信号的信号线连接起来,其中分为带针头的接头和带插孔的接头配合使用。现有带针头的接头种类繁多,其结构上大体包括外壳和嵌在壳内的金属端子两部分。其中的金属端子一端为针头,另一端为夹线头;针头和夹线头均为扁平金属片一次加工而成,它们的厚度均匀;夹线头为圆筒形,电信号导线通常通过人工将导线去皮后再插入并固定在圆筒内,然后将针头插嵌入壳内。带针孔的接头内针孔端子的夹线端也是采用包裹式结构,导线嵌入其内的方式和带针头的接头方式一样。
这种电连接器存在的问题有人工插导线速度慢,效率低。还有就是针头在频繁的抽插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弯曲变形,以致整个接头报废。总之这种电连接器易产生不良品,不易返工,报废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解决现有电连接器装电信号导线效率低、带针头的接头的针头容易发生弯曲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带针头的接头和带针孔的接头;其中带针头的接头包括针头外壳和嵌入壳内的针头端子,带针孔的接头包括针孔外壳和嵌入其壳内的针孔端子;针孔外壳插入针头外壳的腔体内,针头端子置于针孔端子的针孔内;所述针头端子的一端为针头,另一端为夹线端;所述夹线端连接有回卷片,回卷片沿对称轴方向开有夹线口,夹线口分为内窄口和外宽口,其中内窄口的口径比外宽口的口径小;所述针头为加厚针头;在针头端子上、回卷片卷曲方向相背的面上固定有朝向针头的一端连接在针头端子上的弹性倒扣片;所述针头外壳的中间部位为容针头通过的通孔,通孔的上部开有容置所述倒扣片的扣孔;
所述针孔端子为上片与下片一端连接在一起的呈夹持形弹性钢片,在上片上设有弹性倒扣片;上片与下片的连接端设有与所述针头端子一样的夹线口。
优选地:在所述针头外壳内,所述通孔的两端均为空腔,其中针头位于前腔内,所述夹线端位于后腔内;所述外壳前腔内壁的侧壁上固定有伸出壁面的纵向限位筋。当带针孔的接头插入带针头的接头内时,所述纵向限位筋可以用来水平导向,以便针头平稳插进针孔。
优选地:在所述针头外壳的上端面上设有按扣;所述按扣包括前壁和后壁,其中前壁与后壁通过按扣侧壁连接,后壁连接在所述外壳上,前壁底部设有向下伸出的扣齿。按扣可以将插入前腔的带插孔的接头卡在前腔内。
优选地:在所述针头外壳后腔下端设有凸出的加强筋,在加强筋的外端部设有凸出的倒钩,在所述后腔的上壁外面端部设有倒钩。由于外壳选用的是塑料材质,故需要用加强筋增加其强度。而倒钩的设置有利于这种带针头的接头方便人用手将其与带针孔的接头分离。
优选地:所述针头外壳和针孔外壳的底部加强筋的端部水平方向上设有平向的倒齿;所述针孔外壳的底部设有和所述针头外壳一样的加强筋和加强筋上的倒钩和倒齿。所述倒齿可以防止压入夹线口的导线脱离夹线口,起固定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无论是带针头的接头还是带针孔的接头均可以直接先将金属端子插入外壳内,然后直接插入未剥皮的导线,利用回卷片上的夹线口处的金属片的具有的切割属性,将导线外皮割开。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插线的效率。而且针对针头易发生弯曲的问题,加厚了针头的厚度。这种加厚的加工方式可以是将偏平的针头两侧同时挤压来实现针头的厚度增加,加工方式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针头接头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图1中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沿A-A方向剖视图。
图6是图1中沿B-B方向剖视图。
图7是针头端子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侧视图。
图9是图7的仰视图。
图10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针孔接头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的仰视图。
图13是图11的后视图。
图14是图11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1的右视图。
图16是针孔端子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6的侧视图。
图18是图16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志勇,未经胡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8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