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电池充电器功能的笔记本计算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8303.9 | 申请日: | 200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05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臧超飞;白煜;李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顶星数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H01M2/0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池充电器 功能 笔记本 计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具有电池充电器功能的笔记本计算机,特别是指一种可直接将电池置于电池充电器进行充电的具有电池充电器功能的笔记本计算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与生活品质的提高,手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然而,这些电子产品都是通过电池来供电的,而电池的电量又是有限的,所以提供充电的便利性显得很重要,尽可能在有电源的地方就可以提供充电。
笔记本计算机的内置电池,其容量远远大于手机电池或数码相机电池的容量,而且笔记本计算机可以随身携带到没有市电供应的地方,因此,如果可以利用笔记本计算机的电池作为一种充电电源,那将是非常方便手机、数码相机等的充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池充电器功能的笔记本计算机,其通过在计算机本体上设置电池充电器,利用计算机电池对手机电池或数码相机电池等直接进行充电,从而方便电池的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池充电器功能的笔记本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本体、设置在计算机本体上的电池充电器、及安装于计算机本体上且盖于电池充电器上的保护盖。
所述的具有电池充电器功能的笔记本计算机,其中,该电池充电器包括设置于计算机本体上的插接部与定位部、及由插接部和定位部围成的电池容置槽。
所述的具有电池充电器功能的笔记本计算机,其中,电池充电器包括一充电模块,其电性连接笔记本计算机电池与充电器的插接部,将电池输出的电压转换成电池充电所需的电压。
所述的具有电池充电器功能的笔记本计算机,其中,该插接部设有与电池电性连接的端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电池充电器功能的笔记本计算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种款式的手机或数码相机电池充电。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的简要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电池充电器功能的笔记本计算机在进行电池充电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电池充电器功能的笔记本计算机取下保护盖之后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具有电池充电器功能的笔记本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本体1、设置在计算机本体1上的电池充电器10、及安装于计算机本体上且盖于电池充电器10上的保护盖12。该该电池充电器10包括设置于计算机本体1上的插接部2与定位部3、及由插接部2和定位部3围成的电池容置槽4。
该电池充电器10包括一充电模块,其电性连接笔记本计算机电池5与电池充电器10的插接部2,将电池输出的11.1V电压转换成电池充电需要的电压,比如手机电池充电所需的4.2V的电压,该插接部2还设有与电池电性连接的端子20。
如图2所示,电池6置于插接部2和定位部3围成的电池容置槽4中,其前端的正负极对准插接部2的端子20,以通过端子20实现电池6与充电模块的电性连接,其后端抵靠于定位部3,从而将电池6定位于电池容置槽4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该电池充电器为手机充电器或数码相机充电器或万能充电器。万能充电器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电池充电器功能的笔记本计算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顶星数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顶星数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83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