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感应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8277.X | 申请日: | 200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17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余;韩建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庆余 |
主分类号: | H02K23/22 | 分类号: | H02K23/22;H02K23/3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感应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尤其涉及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直流电机的结构多种多样,一种结构是具有环状壳体,包括位于中心的转子,以及位于该转子外部的定子,定子由分布在该转子周围的若干定子铁心及线圈组成,与外部相连,定子具有两部分,励磁线圈设于该两部分之间,每一部分则一套电枢线圈。
这种结构,两套电枢线圈在电机内部存在空间上的限制,迫使电机的整体尺寸较大,不适于根据半径尺寸来制作带磁极柱的转子以形成不同驱动力规格的电机系列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制作简单,适合系列化出品的新的电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生产制造一种直流感应电机,包括转子,定子和换向器,转子包括转轴和与该转轴固定连接的多个瓦片状强磁体,该些强磁体分布于一圆柱体表;定子位于该圆柱体状转子外侧,包括:强磁体,与转轴固定连接;第一电枢中心,由多个磁极呈圆环状齿轮分布构成;第二电枢中心,由多个磁极呈圆环状齿轮分布构成;电枢线圈;和,励磁线圈;第一电枢中心和第二电枢中心并列,两者的顶端与强磁体固定连接。
第一电枢中心和第二电枢中心的外端上设有多个辐射状的槽,电枢线圈设于该些槽中。
第一电枢中心和第二电枢中心之间存在间隔,励磁线圈设于该间隔中。
定子上的强磁体呈空心圆柱状,并通过支架和轴承固定在转轴上。
转子上的瓦片状强磁体的数目为二
转子还包括:非磁性轴套,套在所述转轴上;和,强磁柱,套在该轴套;瓦片状强磁体与该强磁柱固定连接;多个补充磁极,与强磁柱固定连接,分布于一圆柱体表;补充磁极的数目是瓦片状强磁体数目的两倍。
换向器包括:环形导体,与转轴固定连接;辅助励磁线圈经由该环形导体与电枢线圈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感应电机,制作简单,适合系列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感应电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2是图1中I-I向剖面结构示意;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感应电机实施例所述主磁极结构示意;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感应电机实施例所述补充磁极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感应电机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定子1,转子2,以及可转动的换向器3。
定子1包括:通过轴承17固定在转轴21上支架11,通过轴承19固定在转轴21上支架18,固定于该支架11和支架18上的环形壳体12,设于该环形壳体12内表面上的第一电枢中心13和第二电枢中心14,绕在第一电枢中心13和第二电枢中心14上的电枢线圈15,位于第一电枢中心13和第二电枢中心14之间间隙的励磁线圈16。
转子2包括:转轴21,与该转轴21固定连接的非磁性材料盘片22,固定于该盘片22上的磁极23,与该转轴21固定连接的非磁性材料盘片24,固定于该盘片24上的磁极25,补充磁极26,非磁性材料轴套27,强磁材料圆柱28和辅助励磁线圈29。
从图3和4可见,补充磁极26的数目是磁极数目的两倍,在磁极包括23和25、数目为二的情况,补充磁极26包括26a、26b、26c和26d、数目为四,辅助励磁线圈29是绕在补充磁极上的。
辅助励磁线圈29的端头经由换向器3上的环行导体31与电枢线圈15相连,该环行导体31也是固定在转轴21上的。
可见,在励磁线圈16中有电流通过时,在其周围形成一闭合磁路:壳体12---第一电枢中心13---磁极23---磁极25---第二电枢中心14---壳体12;
在辅助励磁线圈29中有电流通过时,在其周围也形成一闭合磁路:补充磁极26a---磁极23---补充磁极26d---强磁柱28---补充磁极26a,和,补充磁极26b---磁极25---补充磁极26c---强磁柱28---补充磁极26b。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庆余,未经周庆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82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