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油路起重机中心回转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7591.6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5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姚运文;杨焕忠;李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运文 |
主分类号: | F16L27/087 | 分类号: | F16L27/087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00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油 起重机 中心 回转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中心回转接头。
背景技术
中心回转接头是起重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上把下车的液压油和电气系统输送到上车执行机构的装置,普通起重机中心回转接头由转子、定子和密封件构成,转子固定在回转平台上,跟随回转平台回转,定子固定在底盘上不动,转子和定子之间设有通过环形油槽相连通的油路,现有结构的起重机中心回转接头由于受体积所限,其油路数量少,不能满足复杂控制的需要,若要增加油路其体积必须增大,结构将变得不紧凑,影响到起重机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油路数量多的多油路起重机中心回转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定子、转芯和转壳,定子套在转芯上,转壳套在定子上,转芯的上端和转壳的上端相连,转芯和定子的外壁上周向分别相间设有环形油槽和嵌有密封件的环形密封槽,定子上设有一端分别与其上各油槽和转芯的各油槽相连通、另一端分别开口于定子下端部的定子油孔,转芯上设有一端分别与其各油槽相连通、另一端分别开口于转芯上端部的转芯油孔,转壳上设有一端分别与定子的各油槽相连通、另一端分别开口于转壳外壁的转壳油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结构紧凑、油路数量多的优点,其上可设置比现有同样体积大小的起重机中心回转接头多一倍的油路,以满足如上下车操作等复杂控制的需要,起重机使用它更便于操作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它包括定子1、转芯2和转壳3,定子1套在转芯2上,转壳3套在定子1上,转芯2的上端和转壳3的上端相连,转芯2和定子1的外壁上周向分别相间设有环形油槽4和嵌有密封件的环形密封槽5,定子1上设有一端分别与其上各油槽和转芯2的各油槽相连通、另一端分别开口于定子1下端部的定子油孔11,转芯2上设有一端分别与其各油槽相连通、另一端分别开口于转芯2上端部的转芯油孔21,转壳3上设有一端分别与定子1的各油槽相连通、另一端分别开口于转壳3外壁的转壳油孔31。定子1的上端部通过绝缘板6固定有导电环7,转芯2的上端通过电刷座8固定有压在导电环7上的电刷9。定子1上轴向设有电线通孔12。定子1下部连接有底座10。底座10通过螺栓固定在定子1下部。转芯2的下端连接有轴向卡于定子1下部的挡板13。挡板13通过螺栓固定在转芯2上。转芯2通过螺栓固定在转壳3上。定子1、转芯2和转壳3的各油孔与各油槽相连通的另一孔口上分别设有连接内螺纹。密封件由O形圈14和尼龙环15构成。转壳3外壁上设有固定螺栓孔16。
定子1通过底座10固定在起重机底盘上,转芯2和转壳3固定在起重机回转平台上,底盘上的导线通过导电环7、电刷9和电刷座8与回转平台上的导线相连,底盘上的各油管分别通过定子1上的定子油孔11、定子1和转芯2上的各油槽及转芯2和转壳3上的转芯油孔21、转壳油孔31分别与回转平台上的各油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中心回转接头上设有比现有同样体积大小的起重机中心回转接头多一倍的油路,可实现起重机上下操作等复杂控制,使用它的起重机更便于操作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运文,未经姚运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7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