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全转速汽轮机高压缸叶片使用的T形叶根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17564.9 | 申请日: | 200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34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鸿;周宏利;金允铎;钱国荣;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5/30 | 分类号: | F01D5/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果瑞 |
地址: | 150046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转速 汽轮机 高压 叶片 使用 形叶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轮机高压缸叶片使用的叶根。
背景技术
随着火电汽轮机容量的增大,通常大型汽轮机组高压缸叶片均采用T形叶根,但现有的T形汽轮机叶片承载能力小,只适用于短叶片。同时T形汽轮机叶片还存在工作效率低、工作过程不安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T形汽轮机叶片存在的承载能力小、工作效率低和工作过程不安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大型全转速汽轮机高压缸叶片使用的T形叶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全转速汽轮机高压缸叶片使用的T形叶根由上颈部和叶根底部组成,上颈部置于叶根底部之上并与叶根底部连为一体;上颈部的宽度b1为23mm,上颈部的高度h1为22.68mm,叶根底部的宽度b2为44mm,叶根底部的高度h2为21.18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T形叶根截面的拉应力、弯应力、挤压应力、总应力和轮缘应力进行计算,合理的确定了叶根的尺寸,改变了过去对大型全转速汽轮机高压缸叶片使用的叶根选择不当造成的应力集中问题,提高了叶片的承载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过程的安全性。设计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有机结合,使高压缸叶片有较高变工况性能,从而保证机组在变工况下安全高效的运行。本实用新型可作为300MW~600MW的亚临界、超临界、调峰等湿冷汽轮机组的叶根,无论是在经济性、强度振动特性、静强度及保证机组的安全可靠性方面均达到先进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轮槽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中间体1、上颈部2和叶根底部3组成,上颈部2置于叶根底部3之上并与叶根底部3连为一体,中间体1置于上颈部2之上并与上颈部2连为一体;中间体1的宽度Bz为31.5mm,中间体1的小脚宽度C为4.25mm,中间体1的小脚倒角D为1.2×45°,上颈部2的宽度b1为23mm,上颈部2的高度h1为22.68mm,叶根底部3的宽度b2为44mm,叶根底部3的高度h2为21.18mm。T形叶根4与轮槽5间隙配合,中间体1与轮槽5左右两侧的配合间隙a为0.10~0.44mm,中间体1的下表面与轮槽5之间的配合间隙b为0.06~0.18mm,上颈部2与轮槽5左右两侧的配合间隙c为0.02~0.10mm,叶根底部3与轮槽5左右两侧的配合间隙d为0.12~0.50mm,所述T形叶根4属于沿圆周切向装配,叶片由叶轮的进汽侧向叶轮出汽侧方向装入,T形叶根4在轮槽5中采用锁紧措施。本实施方式所述T形2.6401叶根适用于功率变化范围300MW-600MW等级的亚临界、超临界、调峰等湿冷汽轮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叶根底部3的上倒角E为1.5×45°,叶根底部3的下倒角F为9×45°。如此设置,明显提高了叶片的承载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过程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75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控制换向阀
- 下一篇:螺旋增强型矿用抽排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