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台区负荷校准仪接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6886.1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73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耿长滨;潘政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长滨;潘政刚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G01R35/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娅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台 负荷 校准 接收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低压台区负荷校准仪。
(二)背景技术
城网低压配电线普遍存在交叉和跨越现象,比如包括架空线、地埋电缆等。在日常维护作业中,时常会发生台区间导负荷情况,即由于某些现场原因,将变压器甲所带负荷转移到变压器乙,由变压器乙对其供电,此种现象易造成运行变压器所带负荷不清和地埋电缆走向不明的运行弊端。因此需要校准仪低压台区负荷进行校准。
而目前市场上仅有一种采用高频载波信号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校线仪”用于低压台区负荷校准,由于检测信号跨变压器传输,相邻台区间极易发生“窜扰现象”,发生检测错误现象;同时,低压配电网的网络阻抗时变性、网络衰减性和干扰噪声对传输信号的影响也非常严重,而且现有产品对远供负荷即与变压器线路距离较远的用电负荷的检测经常失准或失败,因此市场上亟需一种可以克服以上缺陷并进行低压台区负荷校准的校准仪。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传输距离远、适合城网复杂低压配电线路,能够快速、准确、方便、直观的确定变压器所带负荷及始末两端电源相位的低压台区负荷校准仪接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变压器单元、工频电压过零检测单元、工频过零调制电压信号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变压器单元接线端分别接到负荷侧的火线与零线,变压器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工频电压过零检测单元和工频过零调制电压信号检测单元,工频电压过零检测单元和工频过零调制电压信号检测单元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显示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有这样一些技术特征:
1、所述的变压器单元包括变压器A1、二极管D1-D4和稳压电源U1,变压器A1的接线端分别接到负荷侧的火线与零线,二极管D1-D4组成全波整流电路分别连接变压器A1和稳压电源U1,稳压电源U1的输出端连接工频电压过零检测单元和工频过零调制电压信号检测单元;
2、所述的工频电压过零检测单元包括低通滤波器U2、运放器U3、三极管T1、电阻R1-R2、电容C1和二极管D5-D6,电阻R1、电容C1分别连接低通滤波器U2,低通滤波器U2连接运放器U3,二极管D5、D6并联连接低通滤波器U2和运放器U3,运放器U3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T1基极,低通滤波器U2连接变压器A1,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连接变压器单元,三极管T1连接信号处理单元;
3、所述的工频过零调制电压信号检测单元包括二极管D7-D10、运放U4-U5、模拟开关U7-U12、电阻R3-R16和异或门U6,二极管D7-D10组成全波整流电路连接变压器单元,电阻R3、电容C2组成阻容滤波电路连接全波整流电路,运放U5、电阻R7-R8组成滞回电压比较器,运放U4的输入端连接阻容滤波电路,输出端连接滞回电压比较器电路;电阻R4、电阻R5分别连接运放U5的输入端;模拟开关U7-U12输入端B分别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一端分别与电阻R11-R16连接,另一端连接电阻R6,异或门U6的输出端C、输入端D分别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二极管D11连接电阻R9和运放U5,电阻R10连接异或门U6;
4、所述的工频过零调制电压信号检测单元包括滤波器U13和A/D转换器U14,滤波器U13的输入端接变压器A1的一个端子,输出端接A/D转换器U14,A/D转换器U14连接信号处理单元;
5、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包括单片机、连接单片机的I/O总线和译码器,三极管T1的输出端A连接单片机的外部中断端,模拟开关U7~U12输入端B分别接单片机的一个I/O输出口,异或门U6输入端D接单片机的一个I/O输出口,输出端C接单片机的定时器;
6、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包括单片机和连接单片机的译码器,三极管T1的输出端A连接单片机的外部中断端,A/D转换器U14连接单片机的一个I/O输入口;
7、所述的显示单元为发光二极管或LCD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长滨;潘政刚,未经耿长滨;潘政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6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