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网带增强塑钢复合管及其制造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6452.1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0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富春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B29C69/00;B29C53/82;B29C53/84;B29C47/12;B29C43/00;B29C47/34;B29C4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710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网 增强 塑钢 复合管 及其 制造 设备 | ||
1.一种钢丝网带增强塑钢复合管,它由塑料管(100)和至少一层钢丝网带(10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网带(101)设置在塑料管(100)的管壁内,所述的钢丝网带(101)与塑料管(100)的管壁紧密粘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网带增强塑钢复合管,其行征在于所述的钢丝网带(101)是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的塑料管(100)的管壁内的;或者所述的钢丝网带(101)是沿塑料管(100)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的塑料管(100)的管壁内的。
3.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钢丝网带增强塑钢复合管的制造设备,它包括减速齿轮箱总成(3)、真空冷却箱(17)、切割锯(19)、管架(20),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芯棒(4)、复合辊压成形总成(14)、星行式多履带牵引机(18);所述芯棒(4)的一端上设置有减速齿轮箱总成(3),芯棒(4)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复合辊压成形总成(14),芯棒(4)的另一端的端面与真空冷却箱(17)的入口端相对应,真空冷却箱(17)的出口端一侧设置有星行式多履带牵引机(18)并与星行式多履带牵引机(18)的入口端相对应,星行式多履带牵引机(18)的出口端一侧设置有切割锯(19)并与切割锯(19)的入口端相对应,切割锯(19)的出口端一侧设置有管架(20);所述的复合辊压成形总成(14)包括辊压成型装置(9)、复合模具(5)、塑料挤出机(8),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9)的下端设置有复合模具(5),复合模具(5)与塑料挤出机(8)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丝网带增强塑钢复合管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棒(4)由加热段套(27)、冷却段(29)、加热器(28)、环行电极(23)、供电碳刷(30)组成,所述的加热段套(27)套在冷却段(29)的一端并与冷却段(29)固定连接,加热器(28)设置在加热段套(27)和冷却段(29)之间,环行电极(23)设置在加热段套(27)设有的台肩(27-1)上,供电碳刷30与环行电极(23)接触连接,冷却段(29)的内腔上设有第一注水管(29-1)和第二注水管(29-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丝网带增强塑钢复合管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棒(4)由圆柱体(33)、密封胶圈(34)、隔板(35)、芯棒主体(36)、端盖(37)组成,所述的圆柱体(33)设置在芯棒主体(36)的注水口端的空腔内,密封胶圈(34)设置在芯棒主体(36)的注水口端的空腔内壁上,隔板(35)垂直设置在芯棒主体(36)的内腔上,端盖(37)扣在芯棒主体(36)的底端,芯棒主体(36)内腔中设置有长度不同的注水管(3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丝网带增强塑钢复合管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模具(5)内设有内腔塑料流道(45),复合模具(5)上设有第一塑料进口(46)和第二塑料进口(48),复合模具(5)的一端设有模口(43),另一端设有钢丝网带进口(4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丝网带增强塑钢复合管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连接件(15),所述的连接件(15)由第一法兰(52)、第二法兰(53)、塑料通道弯管(51)组成,第一法兰(52)与塑料通道弯管(51)的一端连接,第二法兰(53)设置在塑料通道弯管(51)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法兰(52)上设有两个供料出口(55),所述的第二法兰(53)内设有塑料入口(54),塑料通道弯管(51)侧壁上设有调节螺栓(56),第一法兰(52)与复合模具(5)连通,第二法兰(53)与塑料挤出机(8)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丝网带增强塑钢复合管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压成型装置(9)由机架(61)、轴承盒(62)、辊距调节轨道(63)、调节手柄(64)和至少两个轧辊(65)组成,所述的辊距调节轨道(63)固定在机架(61)上,所述的轧辊(65)设置在机架(61)上,轴承盒62设置在轧辊(65)的两侧,调节手柄(64)设置在辊距调节轨道(6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富春,未经李富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64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模拟香烟电子器具
- 下一篇:一种自动麻将机机芯内的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