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质内隔墙板内管道通风中央空调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6103.X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67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韩重博;韩天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重博;韩天贺;韩冠恒 |
主分类号: | F24F13/068 | 分类号: | F24F13/068;E04B2/00;E04C2/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300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质内 隔墙板 管道 通风 中央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质内隔墙板内管道通风中央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的采暖方式主要有暖气片采暖,地热采暖。这两种方式都有占据室内空间,影响室内环境,后期维护繁琐的弱点,另外地热采暖的室内舒适度也欠佳。电系列采暖的电热膜、单体电锅炉、单体空调、中央空调因造价运行费用高,运用也不广泛。在建筑领域中,氯氧镁水泥材料、轻质水泥混凝土材料的轻质内隔墙板,通风管道技术日益成熟,且已被充分成功的利用,是在轻质内隔墙板内设置通风道的技术基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占据室内空间,并且利用我国北方地区城市采暖集中供热的热源的轻质内隔墙板内管道通风中央空调。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质内隔墙板内管道通风中央空调,轻质内隔墙板预制时在墙板上部设两道以上通风管道,由单块墙板组装完毕,内隔墙板内形成完整风道,冷热源风机盘管机组连接送风道,送风道连接出风口,出风口再与回风口、回风道至风机盘管机组顺序连接形成室内循环送冷、热风管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可分时段,分室控温,循环送风,分户计能收费,是有效的节能措施,满足用户消费心理,采用新风机组舒适环保,达到中央空调效果。与地热相比,增加室高50mm,与暖气片相比节省了大量空间,与现有中央空调相比取消了繁琐不雅的管道。冷热源主管道与风机盘管相邻,跑冒滴漏很容易控制,风机盘管机组,风口各自独立,检修方便。在轻质内隔墙板内的门洞以上部位设置水平方向的通风管道,利用这些风道,经冷热源,送冷热风至各室,达到单设通风管道中央空调效果。尤其是解决中央空调通风管道占据室内空间,影响室内环境的缺点。利用我国北方地区城市采暖集中供热的热源,替代现在的暖气、地热采暖方式,增加制冷系统及新风机组,提供无通风管道的中央空调。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民宅、学校、办公楼、宾馆等非大面积厅堂建筑。本实用新型将现有轻质隔墙板改为墙体部分和风道部分组成具有内通风管道的墙体板,墙体部分空腔垂直于地面,门洞上部的风道部分为水平方向,结合所需风量,将风道设计为多道风道或由上至下A、B、C三道风道,民宅三道风道即可满足需求,这样减少了各个管道的截面积,墙板形成合理的应力结构,同时也可设置送风管道和回风管道,在室内循环送风形成对流,加快室内空气的循环,并给利用新风机组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改变了中央空调一般单风道送风室内正压过高的缺点。为了加强墙板风道部强度和对接后保证风道的密闭良好,将风道部分板面厚度由墙板部板面厚度的10mm增至15mm,风道间内隔板厚度为18mm。A风道高度应与室内梁的高度相等,当内隔墙板在梁的下面时,可将A风道预制时去掉或安装时锯掉,框架民宅屋面的梁高一般300mm,故A风道总高可设310mm。墙板高度等于层间高减去楼板厚度后再减去15mm,厚度为106mm,选择有风门结构的出风口、回风口。内隔墙板内管道通风空调设置结构:风口位置:增加室内对流效果,有利于室内家具布局,可利用墙板部空腔和通风板块将出风口,回风口设于不同高度及不同墙面,兼顾到排气、新风、通风墙板的相互位置。风机盘管机组:设于卫生间吊顶上或卫生间,厨房柜厨之内,应方便向各室送风,尽量作到各室送风距离接近,与送暖管道调整到最近距离,如用新风机组,应方便与新风机组的管道安装,有制冷机构,应考虑到制冷机构的位置。为达到轻质内通风管道隔墙板的隔墙板功能和通风管道功能的双重功能,轻质内通风管道墙板由多种板块组成,这些板块由墙板垂直边梯形凸凹槽相互镶嵌,墙板部分与风道部分凸凹槽规格匹配一致,有两条四道安装孔,槽内有供电路穿线的透长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风道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风道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风道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风道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标准墙板构造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标准墙板构造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标准墙板构造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标准墙板构造仰视图
图中:通风管道1,冷热源风机盘管2,送风道3,出风口4,回风口5,回风道6,遮挡板7,屋面预留孔8,通风墙板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重博;韩天贺;韩冠恒,未经韩重博;韩天贺;韩冠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61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发热服
- 下一篇:一种浴室取暖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