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陶瓷用品的隧道窑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6006.0 | 申请日: | 200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3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宋颜林;宋颜峰;宋连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颜林 |
主分类号: | F27B9/36 | 分类号: | F27B9/36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建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建华 |
地址: | 163513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用品 隧道窑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烧制陶瓷制品的窑,具体是一种烧陶瓷用品的隧道窑。
二、背景技术:
陶瓷制品通常是用窑来烧制,传统烧制陶瓷制品使用的是红砖砌成的圆形马蹄窑。这种窑烧制陶瓷制品需用的时间长,最快也需烧制60-72小时才能烧出几十套陶瓷(缸)制品。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烧陶瓷用品的隧道窑,解决传统马蹄窑烧制陶瓷制品时间长,浪费燃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烧陶瓷用品的隧道窑的整体为一长方形隧道,内设有轨道,隧道一端设置有预热带和设备室,中部两侧分别设有燃烧炉,燃烧炉通过带插板的火洞、地下烟道吸烟机房与烟囱相通,燃烧炉的两侧分别设有与隧道相通的事故处理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烧缸、盆、坛、罐、建筑用瓦等陶瓷品,由于两侧建有燃烧炉,窑内温度最高可达1800℃,有利于瓷制品表面釉溶解分化;45分钟可出一窑瓷制品,民用瓷制品和建筑用瓷制品可同窑烧制,产品烧制时间短,出窑快,瓷品质量好,节约燃料。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4是图2中C-C向剖视图。
图中:1轨道、2预热带、3设备室、4燃烧炉、5燃烧炉、6吸烟机房、7烟囱、8事故处理孔、9高温带、10中温带、11低温带、12降温带、13低温带、14冷却带、15进口、16出口、17火洞、18地下烟道、19落灰堂、20瓷件制品。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中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一种烧陶瓷用品的隧道窑整体为一长方形隧道,内设有轨道1,隧道一端设置有预热带2和设备室3。设备室3用于存放轨道车和用于推动轨道车的油压顶丝机等设备。隧道窑基础采用红砖100#或毛石200#、50#水泥砌筑,从正负零以上用75-100#红砖粘土砂桨砌筑,其中高温带9的9-10米处采用耐火砖,墙、拱用耐火水泥桨砌筑,所有拱顶用铧铁块加固;窑内墙拱抹粘土泥两遍,高温带9抹耐火泥两遍;地下烟道18采用红砖发旋,粘土泥浆黄土抹平;地面用三合土夯实;轨道1的地基用混凝土预制块,设预埋件固定;外墙水泥砂桨构缝在刷两遍红土粉。图3为图2中B-B向剖视图,图4为图2中C-C向剖视图,图3、图4提供了燃烧炉4、5的结构示意及安装位置,如图所示,燃烧炉4、5分别设置在隧道中部的两侧,全部采用耐火砖,内抹2遍耐火泥浆筑成。燃烧炉4、5内设有铸铁炉条和炉门、落灰堂19,燃烧炉4、5通过代插板的火洞17、地下烟道18、吸烟机房6与烟囱7相通。燃烧炉4、5对应的隧道内中部为高温带9,高温带9向进口15处依次为中温带10,低温带11、预热带2。高温带9向出口16处依次为降温带12、低温带13、冷却带14。燃烧炉4、5以煤或天然气作燃料,窑内温度最高可达1800℃,有利于瓷件制品20表面釉溶解分化,为了方便检修隧道和事故处理,燃烧炉4、5的两侧分别设有与隧道相通的事故处理孔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颜林,未经宋颜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6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