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黑体红外线电热辐射加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15368.8 | 申请日: | 2007-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12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佐民;任殿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佐民 |
| 主分类号: | H05B3/06 | 分类号: | H05B3/06;H05B3/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61005黑龙江省齐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黑体 红外线 电热 辐射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黑体红外线电热辐射加热器,属黑体红外线电加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公知的黑体红外线电热辐射加热器,采用黑体红外线管直接加热,不设外壳体,致使红外线任意辐射,热能损失大,效果不理想,有触电的危险,不美观实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黑体红外线电热辐射加热器,该加热器不仅定向供暖迅速,而且安全实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外壳体折制成三角形端面,其下沿向内折制出外壳体板内折边,外壳体上表面预钻自攻钉连结孔、电源线孔、悬挂线孔;梯形反射板折制成梯形端面,其下沿向外折制出梯形反射板外折边;三股电源线连接漏电保护器、温控器,由电源线孔进入外壳体内;黑体红外线管陶瓷组合体右侧插入黑体红外线管安装孔进入右侧外壳体封头内,螺母拧至黑体红外线管全扣连接螺栓的根部,三股电源线的火线L安装在黑体红外线管全扣连接螺栓上,由螺母紧固,电源螺栓陶瓷绝缘套管由电源螺栓陶瓷绝缘堵头紧固;三股电源线的零线N甩出通过梯形反射板的上层,外壳体的内部,安装在黑体红外线管的左侧黑体红外线管全扣连接螺栓上;接地线E拧在外壳体的内部,最后将电源线锁定扣安上;黑体红外线管两端安装后,梯形反射板两端压在左侧外壳体封头及右侧外壳体封头的梯形台上,梯形反射板、左侧外壳体封头及右侧外壳体封头整体装在外壳体内,梯形反射板外折边压在外壳体板内折边上,自攻钉通过外壳体的连接孔紧固在左侧外壳体封头、右侧外壳体封头的连接孔上;悬挂线穿入悬挂线孔,将黑体红外线电热辐射加热器悬挂在棚顶或建筑物上,接上电源,黑体红外线电热辐射加热器发热,调整黑体红外线电热辐射加热器朝向,实现定向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黑体红外线加热均匀,定向供暖迅速,没有热分层现象;同时可做人体红外线辐射用,消除人体疾病;安全舒适、经济节能,结构简单,易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件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源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方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源线锁定扣的示意图
图中1、黑体红外线管,2、外壳体,3、自攻钉连结孔,4、右侧外壳体封头,5、左侧外壳体封头,6、电源线孔,7、外壳体板内折边,8、梯形反射板,9、梯形反射板外折边,10、黑体红外线管安装孔,11、黑体红外线管端头陶瓷组合体,12、黑体红外线管全扣连接螺栓,13、螺母,14、电源螺栓陶瓷绝缘套管,15、电源螺栓陶瓷绝缘堵头,16、电源线锁定扣,17、漏电保护器,18、温控器,19、三股电源线,20、悬挂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5,外壳体(2)折制成三角形端面,其下沿向内折制出外壳体板内折边(7),外壳体(2)上表面预钻自攻钉连结孔(3)、电源线孔(6)、悬挂线孔(20);梯形反射板(8)折制成梯形端面,其下沿向外折制出梯形反射板外折边(9);三股电源线(19)连接漏电保护器(17)、温控器(18),由电源线孔(6)进入外壳体(2)内;黑体红外线管陶瓷组合体(11)右侧插入黑体红外线管安装孔(10)进入右侧外壳体封头(4)内,螺母(13)拧至黑体红外线管全扣连接螺栓(12)的根部,三股电源线(19)的火线L安装在黑体红外线管全扣连接螺栓(12)上,由螺母(13)紧固,电源螺栓陶瓷绝缘套管(14)由电源螺栓陶瓷绝缘堵头(15)紧固;三股电源线(19)的零线N甩出通过梯形反射板(8)的上层、外壳体(2)的内部,安装在黑体红外线管(1)的左侧黑体红外线管全扣连接螺栓(12)上;接地线E拧在外壳体(2)的内部,最后将电源线锁定扣(16)安上;黑体红外线管(1)两端安装后,梯形反射板(8)两端压在左侧外壳体封头(5)及右侧外壳体封头(4)的梯形台上,梯形反射板(8)、左侧外壳体封头(5)及右侧外壳体封头(4)整体装在外壳体(2)内,梯形反射板外折边(9)压在外壳体板内折边(7)上,自攻钉通过外壳体(2)的连接孔(3)紧固在左侧外壳体封头(5)、右侧外壳体封头(4)的连接孔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佐民,未经吴佐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53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