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喘叶轮罩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15254.3 | 申请日: | 2007-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5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槐;张洪义;刘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露笑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1814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上的缓减喘振的防喘叶轮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进行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性能匹配时,尽可能要求涡轮增压器在柴油机的高低负荷工况均能工作在高效率区,能使柴油机具有较好的燃油消耗率和排气温度等性能指标。但涡轮增压器和柴油机匹配工作的特性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如果保证了涡轮增压器高负荷时的效率,则在低负荷工况时增压器易发生喘振现象;若要保证低负荷不喘,则工作在高负荷时的效率不高。这种状况在增压比超过3.5时尤为明显。
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只能工作在一定的流量范围内,若工作在流量较小的区段时(比如低负荷时),则会在压气机的导风轮处出现喘振,增压器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柴油机和涡轮增压器匹配时高低负荷不能兼顾的状况,提供一种有效解决柴油机和增压器匹配工作时,柴油机工作在低负荷工况及小流量区段时增压器易发生喘振的防喘叶轮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喘叶轮罩,包括设置在外部的连接法兰,其特征在于防喘叶轮罩包括相互连接的导风前罩和叶轮内罩,叶轮内罩套置在导风轮上,导风前罩悬置于导风轮进口前;叶轮内罩与导风前罩之间留有相互连通的轴向空间和径向空间,叶轮内罩对应于导风轮处开有连通径向空间的若干个条形孔。条形孔与轴向空间和径向空间形成气流通道,在导风轮上的叶片中流动的气流一部分进入到气流通道,可以消除喘振现象;采用分体式结构更换也方便;长条孔的数量为3~12个对称布置。
作为优选,叶轮内罩的内表面为弧面,弧度与叶轮的叶片的弧度相吻合,导风前罩的内表面也为弧面,导风前罩与叶轮内罩连接后整体的内表面呈两端面直径大、中间直径小的喇叭状。作为优选,条形孔从叶轮罩的内表面向导风轮进口的方向倾斜布置。
叶轮内罩外设有连接法兰,在连接法兰的两侧设有内定位凸台和外定位凸台。
内定位凸台的直径与导风前罩的内径相配,导风前罩套置在内定位凸台上定位后通过连接件连接。
连接法兰上设有连接孔,分成4个螺纹孔和4个光孔沿周向间隔均匀分布。螺栓孔用于和导风前罩连接,光孔用于和扩压器连接。
导风前罩的外沿两端面设有连接孔,与叶轮内罩连接的一侧设有8个光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喘叶轮罩条形孔与轴向空间和径向空间形成的气流通道,扩大了压气机工作时的喘振裕度,有效消除柴油机和涡轮增压器组合运行在低工况下增压器出现喘振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风前罩,2、叶轮内罩,3、导风轮,4、扩压器,5、条形孔,6、侧边,7、内圆,8、内定位凸台,9、连接法兰,10、外定位凸台,11、定位外圆,12、轴向空间,13、径向空间,14、导风轮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防喘叶轮罩(参见附图1附图2),包括导风前罩1和叶轮内罩2,叶轮内罩套置在导风轮3上,导风前罩的两端设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上设有连接孔,与叶轮内罩连接的一侧边6设有8个光孔,另一侧上设有定位外圆11,叶轮内罩的外表面设有连接法兰9,连接法兰上设有连接孔,分成4个螺纹孔和4个光孔沿周向间隔均匀分布,螺纹孔用于和导风前罩连接,光孔用于和扩压器连接,连接法兰的两侧分别为内定位凸台8和外定位凸台10,靠近内定位凸台的为内圆7,内圆的直径小于内定位凸台,导风前罩边沿的一侧边6的内径与内定位凸台的直径相配,导风前罩悬置于导风轮进口14前,通过侧边6的内沿在内定位凸台上定位后通过螺栓与连接法兰的螺纹孔相连,内圆上设有径向分布对称的8个条形孔5,条形孔从叶轮罩的内表面向导风轮进口14的方向倾斜布置,内圆的高度小于导风前罩的深度,叶轮内罩与导风前罩之间留有轴向空间12和径向空间13,条形孔与轴向空间和径向空间形成一个连通的气流通道,导风前罩的内侧为弧面,叶轮内罩的内侧为弧面,弧度与叶轮叶片的外子午线相吻合,导风前罩与叶轮内罩连接后整体的内表面呈两端面直径大,中间直径小的喇叭状,连接法兰与外定位凸台的连接处为斜边,往连接法兰的方向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露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露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5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